導讀:對于“扶弟魔”這個詞也是最近才被大家熟悉的,可能在過去的年代里,我們對于甘愿為家里付出的女兒稱為很孝順的孩子,這閨女沒有白養活,哪怕自己有能力了,都已經嫁人了,還是很惦記著家里的事情,甚至在自己親弟弟找工作、談戀愛、結婚操辦、買房、生子都要幫著張羅、出錢,可謂是大家眼中的大孝女。 但是,我們至于給這樣的女性,特別是很多已婚女性來下這樣的定義,叫她們“扶弟魔”,就是她們在對娘家付出、對弟弟無限度地付出時都會忘記自我,忘記還有自己的家庭來需要去照顧。不能讓這樣的付出成為一種“心魔”,也不是很好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往往還會拖累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了自己的婚姻。 那么,對于這樣的“扶弟魔”,我們該怎么糾正一個扶弟魔?咱們家里一起聊聊吧。 我媽媽怎么就是這么“死心眼的扶弟魔” 01、故事: 這是自己所了解的孩子對于媽媽這么說的,孩子年紀不大,還是讀中學階段,至于會對自己的媽媽有這樣的說法也是因為自己的媽媽常常用錢去支助舅舅。媽媽真的是很在意娘家人,對于自己的弟弟更是情義很深,這也有賴于從小的時候,從媽媽的爺爺奶奶輩就會很重視男孩,到了媽媽那一代也是連著要了好幾個人孩子之后才有的這個男孩。 于是家里面真是圍著小子轉,不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寵著,就連上面的姐姐們也得以弟弟為中心,這就像是家里面不成文的規定一樣。這不孩子的媽媽早就嫁人了,還能無條件地為弟弟服務,有蠻多時候都顧不上自己家的事情,孩子的事情來幫助弟弟。 就連自己所熟悉的孩子都會時常跟自己的媽媽說,怎么感覺您對舅舅家的孩子比對我還好呢?我才是您的親生兒子。可以說,這個孩子對于媽媽的抱怨聲也是時常會有的事情。 02、解決方案: 對于娘家的照顧是可以,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于原生家庭的付出,從中體會到親情的意義、父母的情感流露。只是,會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也會對于很多事物有著自己的判斷,我們做家長的也不應該是無止境地去幫助別人,更多地是想讓受援助的人自己變得強大,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就是來索取。 況且,對于很多事情在做的時候,也要考慮現有家庭、孩子的需求之外再做決定,也要學著對自己現有家庭來負責。如果遇到了這樣的媽媽、妻子,可以是適當地把家庭的用錢計劃、活動安排、孩子的學業規劃都一一地聊聊,不能以犧牲家庭的所有利益為代價。想必做媽媽、妻子的會有感而發地覺得應該調整自己的用錢計劃、幫助到娘家的程度是怎樣的。 很多做媽媽的不要讓自己的決定最終是給孩子留下了抱怨、埋怨的感受。 重點提示:成為媽媽后的女性,在自己的責任范圍內又多了一個可愛的小生命。在我們顧念到娘家的情況、自己弟弟的需要時,我們也需要更加地愛自己,給自己的家庭、孩子負責。生活都是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創造、完善的,我們可以在別人很為難、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給到支援,但是也需要考慮到自己家庭的丈夫、孩子的想法。 今日話題:您家的媽媽是“扶弟魔”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