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外國語 每年都有一批"幸運的高中生",他們不用參加高考,直接被保送到各種名校,甚至好多還能被保送到清華北大。 這種"幸運的天才"主要有兩個來源:一種是奧賽國家隊集訓學生,另外一種就是外國語學校推送的高中生。 ▲清華大學二校門 以2020年清北為例: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共有367人榮幸入圍保送名額。其中,北京大學擬錄取176人,外國語學校保送生83人,約占47.2%;清華大學擬錄取191人,外國語學校保送生60人,約占32.4%。 今天就來講一講,外國語學校是怎樣的存在?憑什么這些以外國語為主的高中,有保送的資格。 ▲北京大學百年講堂 一、為什么外國語學校有保送資格在我們正常的九年義務教育中,除了英語之外,大部分高中生接觸不到其他語種。 但是,我國對其他語種的人才需求是巨大的。如果高考之后,讓普通高中生直接考入大學的小語種專業,他們需要從零開始學習,已經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培養難度比從小有基礎的學生要大很多。 ▲清華校園一角 所以,很多高校的外語類專業,通常需要一些有"底子"的學生,最好是在中學,甚至更早的時候開始接觸小語種。 于是,偏向于小語種教育的外國語學校,他們的高中畢業生,成為大學小語種的首選,自然就有很多保送名額。 ▲北大校園一角 不過,外國語學校的保送生,一般只能保送相應的小語種專業,而不能保送到其他專業。 當然,在理論上也有例外,比如說既是外國語學校推送的保送生,也是奧賽國家隊集訓的學生,就不用這個限制。不過,現實中這樣的BUG級天才很少。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門 二、哪些外國語學校可以保送并不是所有名字里面,帶"外國語"三個字的高中,都有推送資格。 全國范圍內,僅有三批16所: ▲武漢大學校園一角 第一批,成立于1963年的7所。 當時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加強,外交關系、國際交流等需求增加,英語和小語種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于是,在周總理和陳毅外長的倡導下,創辦了7所外國語學校。 他們分別是:長春外國語學校、武漢外國語學校、天津外國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通稱重慶外國語學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設外國語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校園一角 第二批,成立于2001年的6所。 隨著我國在國際上影響力不斷提高,原來的7所學校,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于是在一些二線城市,又成立了6所外國語學校。 他們分別是:濟南外國語學校、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太原外國語學校、成都外國語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他們也是目前保送生名額中的主力軍。 ▲浙江大學一角 第三批,成立于2007年的3所。 隨著時代發展,在2007年又新增了3所外國語學校。 他們分別是: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廈門外國語學校、南昌外國語學校。 ▲復旦大學校園 三、外國語學校的學習情況上述的16所外國語學校,在招生時,很多不限戶籍,略傾斜于本地生源。 外國語學校的招生標準普遍嚴格,不但需要衡量中考整體成績和英語成績,還要參加他們自己的招生考試,通過筆試之后,還要參加面試。 要求之高,甚至不亞于名牌大學招生標準。 ▲上海交大校園 所以,那些即使沒能被保送的外國語學校學生,他們參加高考,成績也都非常優異。 在外國語學校,除了正常的文化課外,他們的英語成績普遍出眾,好多學生還會選修舞蹈、美術等各種興趣課。除了考試之外,他們還會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天津大學校園 奶茶妹妹章澤天,高中時就讀的南京外國語學校,每年無論是保送還是高考,升學率都極高。 章澤天在高中時,也參加過各種社會活動,后來達到清華大學的保送標準。也正是保送清華,開啟了她后來讓人羨慕,又讓人爭議的生活。 冷翰 出品 謝謝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