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味淑屋原創文章 — 星期一 天氣晴 01. 思考,快與慢 可能很多人都看過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這本書,在這本書中,一開始就提到了我們的大腦思考方式存在著兩個系統。 哪兩個系統呢? 無意識的系統1,它是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 然而系統1有弱點,它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厭惡或者樂觀偏見之類的,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 有意識的系統2,它是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采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哈哈哈,是不是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每天活著,其實,也是在做著無數的斗爭。 在每天的斗爭中,到底是誰勝出?誰占主導?就要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夠很好地操作你的大腦思考的這個運行系統。 不管你運用了哪個系統,我想給你傳達一個信息是,我們的思考方式對我們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不學會操控它,它就會來操控你。 02. 行動,快與慢 哈哈,有本書叫《思考,快與慢》,不過,好像還沒有一本書叫做《行動,快與慢》。 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行動很慢,做事前需要深思熟慮,有的人行動很快,不假思索就先動起來,當然,還有的人,邊行動邊思考。 你是哪一種呢? 在個人成長的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軌跡,有意思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又都在屬于我們的軌跡里努力地前行。 今天在和一位伙伴連線的時候,她跟我說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以前不覺得,現在沉下心來學習之后,發現原來還有那么多要去提升的。 在激動的同時,她自己也有些小小的焦慮,擔心自己吸收的速度太慢,跟不上大家的步伐。 我告訴她,接納自己當下的這個焦慮,適當的焦慮是正常的,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看到身邊這么多人這么努力,這么優秀,再看看自己,要學的真的太多了。 同時,也正是因為焦慮的存在,它會激發我們有意識地思考,有意識地去行動,去尋找差距,找方法。 任何事情的出現,當我們能夠跳出事情本身去看待問題時,你就會發現焦慮少一些,方法多了一些。 這就好比,我現在寫公眾號,閱讀量其實并不高,換做以前,可能自己會著急吧,會覺得怎么我這么辛苦寫出一篇文章,卻沒有多少閱讀量? 但現在,哈哈哈,并不是說臉皮厚了,而是要去適應這樣一種變化,一來,我寫的內容可能并不是很多人都關注,所感興趣,所以,閱讀量少,是自然的,二來,文章可能確實寫的不怎樣。 不管怎樣,關鍵是我在寫作的過程中,讓自己的思路打開了,讓自己的心態變得平和了,讓自己在現實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了,這才是最大的價值。 所以,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時,如果懂得跳出原有的思維格局去看到當下在做的事,你就會發現,煩惱都是自找的,努力提升自我,才是更重要的。 說到這里,回到寫作這件事去來,很多人都會羨慕那些寫了好幾百甚至是上千篇原創文的伙伴,我自己雖然寫了500多篇原創文,但是,我一看到人家寫了上千篇,我內心也禁不住激動起來。 因為,你會發現,優秀的人永遠都存在。如果你想要縮小這種差距,你就要立刻、馬上行動,而不要等到所謂的時機都成熟,你再出發。 說到寫作,再來說說視頻號。 視頻號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用戶已經可以有機會觀看并開通自己的視頻號了。 其實,在我身邊還有一大部分的伙伴在觀望中,不知道在觀望什么,一來,可能是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二來,可能覺得紅利是別人的事,和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 我覺得我有一個優點是,我愿意相信新的事物,也愿意去嘗試,行動力比較快。 可能,有的時候是沒有完全思考好就行動了。在這幾十年成長的歷程中,我自己也得出了一個結論: 機會,是在你做事的過程中出現的。 所以,即使我知道很多東西都是未知的,我都愿意去嘗試,而且,每次結果都不會差到哪里去。 因為現在的互聯網實在很方便,你可以去鏈接到很多的牛人,只要你愿意學習,只要你謙虛主動,別人就會把自己正確的好的方法分享給你,讓你少走彎路。 這一句絕對是真理: 免費的是最貴的,付費的,才是最便宜的。 慢慢,你就懂了。 03. 慢,就是快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節奏。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每個人也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前進的速度。 文章來源 | 三味淑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