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就在剛剛,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平淡生活中,需要一些儀式感》,讀后深有感悟。 什么是儀式感呢? 百度出來的定義如下: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它是無處不在的。 在法國童話《小王子》里,狐貍這樣描述: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咱們中國人是很注重“儀式感”的,常見的具有儀式感的實踐有婚禮、節慶等,包括眼下正在進行中的國慶節全民放大假,運城每天七點準時響起的晨鐘…… 除了這些,儀式感還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并不復雜,但往往能擊中人心,為平淡日子增添些樂趣。 你只需稍微留意生活,把對生活的熱愛注入平淡無奇的柴米油鹽,努力地將每一天都過成不一樣的、有意義的節日。 或許你的物質并不充裕,也不見得財務有多自由,但你會因此擁有多一些的平靜、自在和從容。 說起來,我算是那種很不注重儀式感的人,因為沒人監督,完全的由著性子來。 不愛逛街,不愛看電影,不愛參加親友聚會,把自己整成了粗枝大葉的模樣,誰見了都覺得無趣又沒勁。 長此以往,就連自己也覺得日子特無聊,就學著圈內那些“師者”,慢慢改變著自己的生活,譬如每周讀一遍《詩意的生活》(自己改編的那篇),每天把吃飯時間固定下來,每天早上都喊大家起床吃早餐…… 就連昨天中午淑賢請吃飯,哪怕就倆人,只是吃了一頓餃子,也會很認真地提前趕到,11.55分打電話聯系,呵呵!
生活中多一些儀式感,會給平淡枯燥的日子注入了新鮮的味道,讓人對每天醒來后的美好時光,充滿最大值的期待! 2018.10.4于山西運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