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經富未有曾,先有劉、林,尤其是劉氏,舊居南門坑(下面有劉氏族譜相關資料為證),村中仍有劉屋古巷,祖地是九嶺下的龜地。 以前鏈接二村與見龍圍之間的橋,叫劉屋橋,據說橋下原有劉屋寨,后來因潮漲潮落而搬遷。整個揭西縣有劉氏鄉賢編輯的《劉氏族譜》。該族譜就記載有劉氏在揭西裔孫的名號以及分布。其中劉氏最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祖訓跟族規。據說,劉氏很崇尚向外發展,同時身居外地,心中也常念祖德,感宗恩。
 凡大家族,必有家譜、族規與家訓。鄉有約,家有訓,自古由來久矣。劉氏祖上留下的系列族規,極有利于振興家族,光宗耀祖。可以為各姓氏相互學習。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剛剛經歷了一個起落,曾經還懷疑人生的苦澀。但是痛定思痛,方覺今是昨非,今以劉氏家訓以自律,不辱家族,以慰列祖列宗!) 敦孝弟:孝弟為百行之首,凡為人子弟者不可忍滅天性,茲我族子孫,宜敦孝弟于一家。睦親族:宗族為萬年所同,雖分房系支派,實源同一脈。和鄉鄰:鄉鄰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殘相斗,視異姓同骨肉之親。務本業:士農工賈,各有其業,業精于勤,荒于嬉,凡務其業者,宜自食其力,切勿閑游于度。端士品:士為名之首,為官者要明禮義,隆其名,貴有其實,若蕩檢逾閑,不求上進,后悔莫及。隆師道:師道為教化之源,尊師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宜尊之崇之。戒爭訟:爭訟非立身保家之道,爭必有失,禍從口出,宜忍讓,勿導致亡身及傾家蕩產之悔。戒賭博:賭非人生正業,一入賭場,百業俱廢,人格亦輕,宜守本分,切勿貪財,害累終身。戒輕譜:家譜是一家一族之寶,應愛惜珍藏,以傳后世,詳悉源流,查考世系。注:《六房》1 公生卒年未詳。自長樂移居揭陽縣青溪(五經富)南門坑立業。為揭西龍潭派劉氏奉為一世開基祖,卒葬揭西縣五經富坡頭上埔寨背后九龍嶺下、金龜出山形,癸山丁向兼子、內出丁水、外水出丙。后于1979年遷葬龍潭約泉水塘赤溜頭左片庵子山,亥山巳向。 揭陽縣青溪南門坑鄉,以開七公傳下九世祖千一郎公兄弟為鄉始祖。這是劉屋橋,2008年拍的,拍者為星星火群陳述平、東在路上,前后見證劉屋橋由小橋變大橋的十年蛻變。


 如今劉氏已經搬遷,橋還在這里。橋名仍然沒有改變,劉氏在新的地方里頭,更加繁衍壯大。


慎風寒 節飲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