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預后 慢性心力衰竭的預后往往都很差,因為一旦進入心衰的階段,就說明疾病已經不可逆轉,可以說心衰是一個無法治愈的疾病。所有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只能改善心衰的癥狀和延緩心衰的疾病進展,而無法將心衰治愈。慢性心衰是臨床常見的疾病,是所有心臟疾病的終末期表現。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的臨床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和浮腫,嚴重者還可出現肝功能和腎功能異常。慢性心力衰竭一旦出現急性左心衰竭或者惡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疾病將迅速惡化,如救治不及時,死亡風險極高。 慢性心力衰竭如何預防 慢性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臟疾病的終末期表現。一旦進入慢性心力衰竭階段,疾病已無法逆轉,所以對于慢性心衰的預防格外重要。首先是對基礎心臟疾病的預防,一旦出現冠心病、高血壓或心律失常等心臟疾病,需盡早治療,及時有效的遏制心臟疾病是預防心衰的重中之重。如所患心臟疾病無法治愈,則必須堅持服藥治療,將心臟病控制在現有階段,仍可延緩其向心衰程度的進展。其次一旦進入心衰階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堅持服用心衰“金三角”藥物,仍希望將心衰控制在輕癥階段。 慢性心臟衰竭能活多久 慢性心力衰竭能夠活多久,這個沒有準確的答案。因為心衰是可預防、可控制的疾病,雖然心衰不能治愈,但是可以通過有效的藥物治療,而在很長時期內將心衰控制。不同原因導致的心衰預后不完全相同。比如擴張性心肌病導致心衰,其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約50%,10年生存率可低至25%。如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律失常等疾病導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只要能堅持規律地服用抗心衰“金三角”治療,即ACEI類、β受體阻滯劑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慢性心力衰竭可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內保持在現有階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