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名──吉庇巷 吉庇巷 是“三坊七巷”中最南側(cè)的一條巷,橫于南街和南后街之間,20世紀(jì)30年代拆建吉庇路,采用福州古城墻塊石鋪砌路面,東連津泰路,西接學(xué)院路,成為城內(nèi)東西走向的干道。 關(guān)于巷名的來歷 ,《榕城考古略》有釋:“吉庇巷,俗稱‘急避’。宋鄭性之故里,今改吉庇。”從“急避”的俗名,到“吉庇”的雅名,作為巷名的衍化,是有一個歷史過程的。 《閩中記》記述:閩俗臘日祀灶,性之微時,是日貸肉于巷口屠者之妻,屠者歸,而大恚,人其舍取熟肉以去······這是附會“急避”巷名的來由,說是鄭性之以殿元積官江西安撫使,加寶章閣待制,衣錦還鄉(xiāng)。這時,一些曾經(jīng)作弄或欺侮鄭的惡少頑徒,聞風(fēng)“急避”而逃。這是有悖于鄭家史況的,民間傳說,不足為據(jù)。 鄭中了狀元,人稱其巷為“及第巷”,后來以“及第” 與“急避”音近,以附會民間傳說,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改名吉庇巷,沿用至今。從“急避”到“吉庇”,雖屬福州話的諧聲,卻多少反映里巷人家的愿望:吉祥如意,庇境安寧。清代學(xué)者孟超然《瓜棚避署錄》也認(rèn)為傳說鄭報復(fù)屠戶之事不確,從鄭死后為巷中里社供舉為社神,說明眾意對其敬重。 狀元 鄭性之 ▲ 鄭性之,閩清人(今梅溪鎮(zhèn)石鄭村),宋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戊辰科狀元。少年時曾從師于朱熹門下,娶妻長樂三溪潘氏,登第后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后,以觀文殿學(xué)士身份致仕。 福州市博物館 微信號 : fzsbwg 新浪微博:福州市博物館官微 |
|
來自: 老朱748ib1xkur > 《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