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聊景
2020-09-14 17:29
大話聊景 2020-09-14 17:29 曾國藩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成為整個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成就,正是因為他深諳為人處世之道。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這幅對聯出自曾國藩之手,也是曾國藩一生智慧的體現。 “大處著眼”:是說做人要擇高處立,格局要大、眼界要開闊。 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思考問題一定要有全局意識,一定要看到未來,然而大處著眼必須要與小處著手配合。 “小處著手”:老子說,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處著手,這樣才能避免空談和眼高手低。 這是身心修養之要。 曾國藩認為多言,多說話是兇德,是惡習。所以他提出要“戒多言”,不議論他人是非,不吹噓個人瑣事;不說違反原則的話,不講違背良心的話。 曾國藩“戒多言”的本質并不是什么要一味的少說話甚至不說話,也并不是什么沉默是金,而是在面臨人和事的時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禍從口出、亂從口出,在本質上,這是一種臨事不糾纏、少爭論的行動智慧。 “獨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 所謂慎獨,就是在別人不能看見的時候,能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能保持清醒。所謂“守心”就是守住自己內心的道德底線、價值底線、人格底線。 慎獨是人生的財富,守心是修行的方便門徑。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這句話無論是古代還是放在現代,都是我們的修身之道,唯有不斷完善自己,才有機會站在成功的頂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