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經常熬夜、久坐、吹空調等等,現代人的小毛病一點也不少: 明明按時休息,總感到四肢無力; 走路十分鐘,沒一會就氣喘吁吁; 一年四季都手腳冰涼,甚至是怕冷; 說話有氣無力,身體出汗多; ...... 體虛有四種,分別是氣虛、血虛、陽虛、陰虛,它們與我們的五臟相對應,如腎虛、脾胃虛等等。 那么你是屬于哪種虛?應該怎樣調理? 氣虛好比人體的燃料不足,便會導致動力不足,人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失去活力,做什么都覺得有心無力。 氣虛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虛:腎虛、脾虛、肺虛。 特征: ① 氣虛者平時少言懶語、不愛說話,多說兩句話也覺得累,說話氣不足。 ② 腹脹、消化能力差,攝入食物易引起腹脹,表現為常打嗝,甚至是反胃、想吐。 ③ 舌頭有齒痕、舌苔厚等都是氣虛的表現,原因是體內的濕氣沒有及時排出。 ④ 身子弱,體力差,站著或坐著時,總想找東西靠一靠,爬樓梯、走路氣喘吁吁。 ⑤ 氣虛者怕冷,動不動就感冒、打噴嚏,尤其是小孩子。 推薦:山藥薏米芡實粥 做法 : 薏米和芡實洗凈后,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山藥去皮切片備用。 將薏米、芡實放入鍋中,倒入清水,大火煮開;調小火煮30分鐘,再倒入大米用小火煮20分鐘;山藥放入鍋中,煮10分鐘即可。 推薦:西洋參枸杞鴿子湯做法: 鴿子清理干凈后,切塊備用;蔥洗凈切段;西洋參洗凈去皮、切片。 砂鍋中放水加熱至沸騰,放入鴿子、蔥、料酒轉小火燉1小時30分鐘;再放入西洋參、枸杞燉2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氣能生血,氣虛時間一長,很可能會引起血虛。 血虛是一種機體內部陰血虧損的病癥,一般是出現在失血、久病之后,想要改善這種狀況,最好是采用補血、養血的辦法。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三七補血第一。”三七粉生吃活血化瘀,熟吃補血,血虛者不妨對癥下藥,用三七調理血虛的情況。 特征: ① 舌頭的舌邊和舌尖,容易出現瘀斑和瘀點。 ② 總感覺頭暈目眩、雙目干澀,這是由于肝血不足所致。 ③ 嘴唇、目眶顏色暗淡,臉色蒼白、晦暗,指甲呈淡白色。 ④ 皮膚干,皮膚表面容易出現紅色或青色血絲,一碰皮膚就淤青。 ⑤ 白天容易出現心悸、胸悶,常健忘,晚上失眠多夢,睡眠質量差。 推薦:桂圓當歸雞湯 做法: 取桂圓肉20克、當歸15克、雞肉500克; 將雞肉燉至半熟,再下桂圓肉、當歸,與雞肉一起燉熟后服用即可。 推薦:三七燉排骨 做法: 三七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后洗凈,將其敲成蠶豆大小,用紗布包好;鍋中加水、排骨、三七、鹽少許,用文火燉1~2小時即可食用。 陽虛有“寒”的表現,又稱為虛寒體質,是指陽氣不足,從而身體抵抗風寒的能力變差,比其他人更畏寒。 經常吃寒涼食物、性生活過度,以及年齡增大等因素,也會導致陽虛體質。而陽虛一般表現在脾腎上,會出現腰膝冷痛等癥狀。 特征: ① 男性易陽萎、早泄,性欲減退; ② 女性月經減少,情緒低落,出現宮寒不適; ③ 怕冷、怕風,手腳冰涼,吃涼食或吹冷風易腹瀉; ④ 舌頭肥大、呈現淡白色,面色發白、體型偏瘦; ⑤ 運動時,容易心慌、氣短。 推薦:冬蟲草燉老鴨做法: 將鴨處理干凈,放入沸水中燙一會撈出備用;將洗凈的核桃、栗子放入鴨腹內; 鍋中放入準備好的鴨,再加水、黃酒、清水、姜,隔水燉蒸2個小時,最后加鹽即可。 推薦:當歸羊肉羹做法: 羊肉去膻味、切片,姜切片,蔥切蔥花;將羊肉片、姜、蔥、當歸一同放進鍋中,加適量的水,放入鹽后拌勻,煲2~3小時; 將當歸、姜、蔥從湯中撈出,留下羊肉片,繼續燒沸,加水和面粉進行攪拌,面粉糊煮熟即可。 陰虛又稱陰虛火旺,是體內虛火引起的燥熱,最常見是肺陰虛、腎陰虛。 一般來說,女性最怕陰虛,因為陰虛會導致長痘、皮膚變差等,容易令人變丑。 因此,陰虛者要少吃上火的食物,注意多喝水,保證充足的睡眠,并且保持情緒穩定。 特征: ① 口干咽燥,總是想喝水,喜歡吃上火的食物,導致咽喉疼痛; ② 小便的尿液偏黃,還會有便秘、排便不暢的表現; ③ 怕熱,手心腳心發熱,出汗多,特別愛喝冷飲; ④ 脾氣很大,心煩意燥,一點小事就容易發火; ⑤ 舌紅少苔,舌少津液,面色潮紅,皮膚愛長痘。 推薦:百合銀耳粥做法: 將銀耳發開洗凈,與大米、百合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文火煮至粥熟后,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做法: 桃膠放入水中浸泡一夜,去掉雜質,清洗干凈后備用; 鍋中燒水,水開后倒入紅糖,待水滾燙后倒入紫薯和百合,中火燉10分鐘,紫薯變軟后,放入泡發好的桃膠,大火煮3分鐘即可。 ?版權申明: ?版權申明:文章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