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一個很好的工具,用以管理和統籌就是梳理管理思維和統籌思維的過程。并且還可以實現統一思維,即通過思維推導過程來梳理和統一思維;再加上概念提煉的應用和訓練,就可以大大提升一個管理者和領導者的系統思維能力。 但是,很多管理者還是沒有認識到的。主要是:一是怕麻煩;二是習慣問題。 首先,思維導圖強調的是推導過程,就如同數學雖然有題目要求,答案是不能一下子寫出來的。況且也不是簡單的填空,考試中要求將計算過程列出,這樣就好來驗證其計算過程是否正確。就是錯了,也知道是哪一步錯了,也防止他人抄答案和拍腦門。 此外,作為團隊來說,普遍存在著系統思維不足的問題。別說普通員工,就是管理者和領導者都是缺乏的,都是需要訓練的。但是,這個深入訓練在大學基本是沒有的;沒有的,再說一遍。 所以,一般人沒有經過訓練,你根本沒有系統思維的能力。沒有系統思辨的能力,就是說你沒有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可能自己很勤奮和刻苦,但是處理系統復雜問題,自己往往還用的扎針的簡單方法。 雖然發現問題,也很重要。但是,并不代表自己有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這個是本質問題而要能處理復雜問題,首先要認清楚復雜問題的本質。但是,我們一些管理者往往認為自己發現了一點問題,就天然的感覺自己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這是不對的。 當然,并不是說發現問題者,沒有做過思考,沒有動腦筋。發現問題后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也想出了一些辦法,但是,往往是不系統的,是不深入的。結果匆匆忙忙的就去實施,然后,又創造出來新的問題;或者是事倍功半。 所以,關鍵是要區分哪些問題是連帶的復雜的問題,哪個僅僅是一點的可以簡單解決的問題。這個就需要多次深入思考,通過系統思考訓練提升自己的洞察力。 當然,如果是在正在沖鋒打仗比較緊急,那么,還是要先沖鋒解決眼前問題,而不是執理費事。兩者都要結合,如此,就更考驗一個管理者的洞察力。 深入思考當然要花很多時間,也就是花的腦力多。淺層思考當然花的腦力少。以人的習氣習性來說,當然是懶惰的。懶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體力懶惰;一個是腦力懶惰。一些管理者體力上不懶惰,行動力也很強。但是在腦力上確是懶惰的。這個管理者特別是領導者的大忌。 目前,團隊普遍存在的是腦力上的懶惰。比起體力懶惰,思維懶惰對于管理者更是致命的。古人講:主將無謀,累死千軍。這個謀就是思維力,就是深入思考,就是系統思維;而非是淺層思考。更不是拍腦門思考。所以,管理者堅決不能在思維上懶惰。想一想,能堅持一天跑幾千米,為什么就不能堅持每天做思維長跑呢。道理是講不通的。所以,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懶惰習氣。思維長跑更要堅持才是。 方法呢,就是堅持多用思維導圖梳理。并且,要求下屬也要多用。此外,就是用文章總結梳理思想。這樣,既提高系統思維,又提升概念能力。 其次,就是習慣,也就是方法使用的習慣問題。 工作中使用工具,常用的有Word,Excel等,各有各的優點。但是,進行思維梳理,特別是查看過程;通過查看過程而統一思維找出關鍵點,共同關注的關鍵點;以及各部門統一認識;當然是思維導圖方式更直觀。如果具體到項目統籌,我們可以使用項目統籌圖的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善于選擇使用乃至創造工具,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提高。非是僅僅過去的經驗和固定。此外,要考慮組織人員的動態性,即人員思維水平的參差不齊,此時就不能簡單的省略過程以及口頭溝通。比如,日常管理中一些管理者總是喜歡口述,讓下屬去實現目標,結果下屬都沒有理解。過了幾天,才發現工作跑偏。此時,又責怪下屬理解不夠,反應不夠等。其實,本質是自己管理基本素質不足而已。 正確的方式是讓下級把目標寫下來,發給自己確認后,然后再去實施。這個使用文字的基本習慣,就是梳理思維的初步。對于簡單的指令,用文字就可以。但是,對于組織系統比較復雜問題,簡單用文字已經不能滿足。此時,就要用思維導圖一步一步將大腦思維梳理出來。這樣多數人都可以看清楚。大家就可以都可以提高系統思維能力。提高思維能力的過程,就是激發和統一思維的過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