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在投蔣之前是山東一霸,手握重兵,被稱作“十三太保”“飛將軍”,投蔣之后更是進行擴編,轄四個軍,在七七事變后身處一線指揮,卻因為與蔣介石多次發生矛盾,不抗日軍,導致山東淪陷,使蔣介石大為憤怒,以違抗軍令、販賣煙土、強索民捐、侵吞公款、收繳民槍五條罪名逮捕并槍決韓復榘,其實,以蔣介石的脾性,僅僅以上五條罪名不會殺死一方諸侯的,那么韓復榘被殺得真正原因是什么?又是怎么殺掉的呢? 韓復榘投蔣之后發現,蔣介石用人優親厚友,對他們這些投降的軍隊很是看不起,在西安事件前,曾致電張學良愿意支持他,但這份電報確保蔣截獲,蔣為了穩固軍心一直沒有動他。韓復榘在守衛山東時,認為日軍軍力強盛,便有了撤退之心,而蔣卻讓他死守泰安,卻不派兵支援,韓認為蔣是在借日軍之手消滅自己的部隊,回復說“南京不守,何守泰安”,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他一槍不發,私自撤軍。并直對蔣介石說:山東丟失是我的責任,那南京丟失又是誰的責任。此時蔣介石已起殺心,五條罪名只是一個借口,支持張學良、直揭蔣只過是他必死的原因。 有人認為韓放棄抵抗是民族罪人,其實韓在日軍剛進攻山東時,韓頭中7彈還親率部隊在一線指揮了夜襲桑園車站、血戰德州、濟南戰役、夜襲大汶口等戰役,韓還懲治貪污,重視教育,使山東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韓的撤退,可以說既有自己的私心,又不滿蔣的不支援,畢竟對于軍閥勢力來說一旦手中無兵就變成了待宰的羔羊。 韓撤退后保存了實力,為什么會被蔣輕輕松松就逮捕槍決了呢?明天帶你看蔣密殺韓經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