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陪在你身邊,看著你 這是第567篇文章 文/小堇 圖/網絡 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雖然今年冬天連小雪也沒見到一片。有人說,雪是無根之水,不知道它在空中飄揚撲向大地的時候,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還有樹葉。冬風漸勁,前一日還掛滿枝頭的銀杏葉和法桐葉,今日已經鋪滿了厚厚一地,還有些殘留的葉子在空中旋轉著飄落。如果說樹是它們的根,那么,此刻,它們也是無根的了。飄落是一種注定的宿命,只是不知道,這飄落,有沒有留戀與不舍。 下午,太陽終于從淺灰色的云層里掙脫出來,無精打采地掛在天上。我不知道天上的太陽是不是有根。我整理好行李,要去北京找我的女兒,和她一起過一個周末。 這大約是2019年最后一次去北京了,也應該是2020年春節前的最后一次北京之行。想到去年和她一起在北京跨年,似乎還是昨日的事兒。現在,常常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仿佛什么還沒來得及做,一年就匆匆而過了。年末回首,身后往往空無一物,這讓我感嘆人生的虛空,也豁然明白,我果然就是老了。本打算下周或者下下周去和她過個周末,可是因為十二月是個考試月,文管,研究生,藝考,一個周末考一個,而我,極有可能要監考。所以,趁這個周末有點空閑,出發! 車子在落葉中穿行,植被的主色調已經由綠色由五彩斑斕轉為灰色,風卷起落葉,呼嘯著遠去。冬天來得不慌不忙,似乎還沒有體會到初冬的色彩,冬天就變了臉,成了一臉寒霜的模樣。 在候車廳,竟然遇到了高中同學。驚詫于她何以從美國來到了聊城,她說,因為母親前幾天去世了,她回來奔喪,處理后事。 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我清楚地知道母親的離世帶給一個人的痛苦。這痛苦有時是隱性的。剛剛離世時的震驚,無法接受,到接受后的巨大痛苦,以及子欲孝而親不待的痛悔,都會在幾天的喪事結束后得以一定程度的緩解。可是也僅僅是緩解而已,這痛是深入骨髓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一點一點地浮現出來,在某一個節點上,讓你痛徹心扉。 因為那是母親啊,那個離你的生命距離最近的人。也許,在童年時期,在成長的過程中,在最需要鼓勵和肯定的時候,她用語言和行動深深傷害過你,而且就算傷害了也不自知。因為,很多時候,她是用本能在生活,也是用本能在愛,且不加掩飾。在表象的背后,可能她也有著一顆傷痕累累的心。可是,又有幾個人去探查表象后的原因呢? 刷微信時,隨手打開了一篇文章,《傷害我最深的那個人成了我的后臺》,講的就是從小老是說她又笨又丑讓她信心喪失多年活在自卑中的女孩,在自己當媽之后,慢慢地了解了母親,而在了解母親的成長經歷之后,進一步原諒了母親,并一點點地了解到,母親,才是她生命的后臺。 而我,更愿意稱母親是我的根,是我的家園,我的故土。母親不在了,家也就沒有,沒有家了,還談什么故土呢? 一個地方,對一個人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那里有一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最難以忘記的人生經歷,最刻骨銘心的記憶。 母親不在了,我回家的次數就少了。隨著父親離開家,除了最重要的幾個日子,我幾乎不再回家了。 家里,已經沒有牽掛了。 我知道,隨著母親的離世,我這個同學的根也少了一半。若是自己的親人都不在了,這個家,這個城,也就空了。空城里只存在一些不愿碰觸的記憶。 正因為有這樣的一種想法,所以,我對葉落歸根總是有一些不解。何處青山不埋人,為什么離家千里萬里,非得回到一個親人不在的老家呢?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田野和村莊一片片地消失了,我們也都要成為無家可歸的人了。 每個人都是浮萍,唯有愛,才是浮萍的根。 在有生之年,和最親最愛的人,盡可能多地待在一起吧。 原來還想,當孩子需要時,我就出現在她的面前,當她不需要時,我就快閃。個人都需要有個人的獨立空間。現在卻覺得,我需要了,就來看看她。現在,真的不是她需要我,而是我離不開她。隔段時間打擾她一下,在她煩我之前離開。也許,這樣的日子,有一天會成為她可以微笑的回憶。 我只想陪在她身邊,看看她。 作者相關作品: 作者簡介:小堇,原名李晶,聊城一中老教師一枚。希望用溫暖的文字溫暖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