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閱讀悅讀 拍攝地址: 成都非遺博覽園 徽墨是中國傳統制墨技藝中的珍品,也是聞名中外的“文房四寶”之一。因產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時間當不遲于唐,它是書畫家至愛至賴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的地球墨就是徽墨的珍品。當代以來,徽墨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恢復了茶墨、青墨、 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產,并增添、開發了新的品種。1989年,歙縣老胡開文墨廠生產的“超漆煙墨”獲國家金質獎。 徽墨的歷史當不遲于唐末。據載唐朝末年,廷珪向當地穆姓墨工虛心求教、潛心揣摩。改進了搗煙、和膠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規程,所造之墨在品質上超過了易州墨,被人譽為“拈來輕、嗅來馨、磨來清”,“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賞識賜與李姓。 李廷珪所制的墨,“其堅如玉,其紋如犀”。據記載,北宋書法家、文字學家徐鉉,幼時曾得一錠李墨,與其弟徐鍇共同研磨習字,“日寫五千”,也整整用了十年。更令人贊美的是,磨過的墨,其邊有刃,兄弟倆還常用它來裁紙。可見,李墨除了配料精良,在制作時是尤重捶打砸實,故其墨耐磨耐用,能裁紙。 在當代也有“天下墨業在徽州”之說。 點亮文末的大拇指、分享文章是對作者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