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讀到李白的《古風》,抨擊當時文藝之風,是為仙人的一次文學創作理念宣示。 今日我們讀杜甫,他亦哀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但李杜之所以江河萬古,作詩、做人都是值得學習的。 每日詩詞 杜甫《貧交行》 翻手為雲覆手雨, 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 此道今人棄如土。 ▲ 明 張駿作品《貧交行》 《古詩源·古詩》有云,“采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結交莫羞貧,羞貧交不成。”孟子也有名句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然而道理往往只能停在書本,或者往往被用來說教他人。 你看,大詩人杜甫先生,天寶年間,長安城里,也是如此悲憤——開篇就直斥,“翻手為云覆手雨”,現代人講,翻臉比翻書還快,可謂千古世態。只有一種情況下不翻,那就是都喝高了,即使從無交涉剛剛認識,也可以基情比海深。 杜甫接著罵道,像這樣的,都是輕薄之人,我都懶得一一細數。 現實殘酷,現代人美其名曰“骨感”。大詩人想起一樁古人交誼的“豐滿”公案:管仲早年時非常貧困,還沒素質的經常欺負鮑叔牙,但小鮑一如既往地善待他。后來小鮑在公子小白那里謀事,就力薦管仲。小管才得以輔佐齊恒公成就霸業。到這時候,小管才感嘆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但是,這樣的優良傳統,絕世典范,今人已經棄之如廢土了。 此詩如清人所評,“語短而恨長”,可見杜甫老先生的憤懣與悲辛。 看網絡評帖,往往就是一種語言套路:“別光說不練,有本事你做來看看。”遇見杜甫,這種反嗆套路就沒有施展的余地了。我們都知道杜甫與李白之間的交誼,這里再附一首杜詩佐之: 每日詩詞 杜甫《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 蔣兆和作品《不見》 自從天寶四年,李杜于兗州一別,已經有十五年沒有見面了。此詩是杜甫在成都聽到李白遭流放夜郎,又途中獲釋,于是有感而發,遙寄摯友。 所謂哀,其實是無限惋惜與同情。李白曾說,“我本楚狂生”,吟詩縱酒,笑傲公侯,但只有杜甫才知曉,一個志比天高的人卻不得不“佯狂”,這是一個多么大的悲劇。 永王璘一案,李白牽涉其中,朝廷上很多人都喊著“亂臣賊子”而要殺之。在此之際,只有我一個人憐惜你。看你李白這一生,“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這兩句詩真是對李白一生絕妙的概括。 還是歸來吧,你李白小時候在大匡山讀書之處,才是最好的歸宿啊。 杜甫精絕工詩,但此作卻不假藻飾,直抒胸臆。雖然律詩講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但如《詩藪》所評,“通篇一字不粘帶景物,而雄峭沉著,句律天然。” 其實,這也是真情所致。杜甫哀嘆今人棄古道如糞土,那么在李白落難之時,他寄語的是無邊的善意,正是對管鮑之交的知行合一。 “每日詩詞”系列 文/老伍 【申明:“每日詩詞”系列暫謝絕轉載,見諒】 通俗講述,古典詩詞 “書法入門”(微信號:shufarumen): 獨家刊發田蘊章老師系列書法講座圖文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