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和尚帶著他的小徒弟去過河,看見一個弱女子,不敢過河,想要師徒幫忙背過去。 老和尚心無掛礙,而又不失慈悲,不廢事用,這是真正懂得了佛法;而小和尚不敢做事情,而心里又在分別計較,這是被名相束縛住了,還不明白佛法的真諦。 不少人對放下有一定的誤解,以為放下是放棄,就是什么都不去做了,這樣是不對的。放下是要放下自己的執著,放下心里的分別計較,放下掛礙,放下種種的擔憂和期待,而不是放下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放下自己應盡的責任。真正的放下是在心里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就像那位老和尚,該做的事情照常去做,該有的慈悲一樣都有,不存男女之心,不被名聲所累,不被律條所滯,事情沒來時不去攀緣,正做事時心無掛礙,事情過去不再追憶,真正做到了三心不可得,做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真正懂得放下含義的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反而會更積極的去做有利于眾生的事情,空悲雙運。雖然積極去做,但同時也是空,也是在放下,提起的當下就是放下,不是在提起之外另找一個“放下”。大家都很熟悉《心經》里那幾句話:“色不亦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一切事物都如夢幻泡影,但卻不妨假戲真做,去游戲人間利益眾生;積極努力的做事,同時就是空相不可得。真正的放下就是提起:放下是放下執著,提起是提起責任,放下和提起是一件事,離開放下,做不到真正的提起;離開提起,也不叫真正的放下,這是妙有真空的不二法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