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無痕 姑奶奶進養老院了,聽到這則消息,心情頗受震動。 姑奶奶曾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美人,拿出她年輕時的照片完全可以與老牌影星媲美,可謂是我們家族顏值的天花板。姑爹是紹興人,兩人伉儷情深幾十年,男帥女靚曾是本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驚艷了無數人的眼球。 家家一本難念的經,有句話叫“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可是我始終覺得這句話不應該適用于對待父母,尤其是失偶的父母。《詩經》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在我們小的時候,不管父母有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刮風,我們一有頭疼腦熱,他們馬上會放下手頭忙得不可開交的活兒,永遠以我們的事為第一要務。不管物質有多匱乏,她們總能變著法子讓我們吃飽穿暖。養育之恩山高水長,待我們長大,找工作,托關系,更有甚者,寧可在自己如日中天的事業高峰期,放棄工作崗位讓子女頂替。兒女結婚時盡其所有籌備彩禮嫁妝,生孩子了再無償帶大孫輩……我們那可憐可敬的父母,就是這樣燃盡了自己,從青春到年老,把所有的能量奉獻給了家庭和子女。而人生暮年,她們所求的不過是一點陪伴而已。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時光豐盈了我們的人生,卻催老了父母的容顏,都說中國人生孩子,很大一部分目的是養老,因為他們把孩子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其實對于子女來說,父母是我們的來處,更是我們的精神家園,父母在,家就在。不管別人怎樣把養老院夸成一朵花,我不能接受的是:母親不在家里,而在養老院。因為我知道她對那個地方是抗拒的,是恐懼的,而哪怕她流露出一絲抗拒,我也絕不會把她送進去。 作者簡介:淮安市淮安區人,熱愛文學,熱衷碼字,喜歡用筆墨記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