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歸來 “孩子們,老爸回來了”,值班歸來的老公進門便喊。 “老爸,您可回來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分別兩日已是六年。”怡然高興地歡呼。 “老爸順路買回了食材,準備做鹵雞腿、梅菜扣肉、小蔥拌豆腐、香辣土豆絲……”老公一邊洗手一邊出示菜單。 “老爸英明,老爸偉大……不過這似乎是養豬的節奏呀!”天然激動之余甚是擔憂。“小孩難過佳肴關”,一個典型的吃貨怎能經受住美食的誘惑? “你奶奶蒸的包子這么大,又白又胖。我準備如法炮制。”老公繼續開拓市場,準備大干一場。 “奶奶蒸的包子松軟多孔,為什么您和老媽蒸的包子瘦小可憐?”怡然直截了當。 “我請教你奶奶了,她說是面發的不夠好。”老公解釋后話鋒一轉:“這次讓你老媽大顯身手。” 在激將法面前,我趕緊打退堂鼓:“我是笨蛋,吃貨一枚,眾所周知,沒有之二。” “你為什么要做笨蛋?”老公明知故問。 “天生笨蛋,后天難以改變!”我自嘲。 “老天爺制造笨蛋就是為了成就和襯托聰明人——就是爸爸您,時勢造英雄,紅花需要綠葉護,我們不護誰來護?”怡然適時補充。 “好,一言為定,吃完飯我就準備做包子的材料。蘿卜豆腐餡、雞蛋韭菜餡、酸菜大肉餡、想吃什么餡,隨便挑選。”老公在一如既往的贊美聲中,又得意地飄飄然了。 “爸爸,您一定要把包子做的白白胖胖,香氣四溢。”天然提議。 “那是自然,不過需要時間。失敗是成功他媽,你們要調整心態,努力適應我的練習過程。”老公有張有弛,關鍵時候緊急剎車。 “這辦法不錯,功到自然成。老爸,建議您一次出爐一個包子,既能得到鍛煉的目的,又不至于造成浪費,小包子在偌大的空間里還可以隨意蓬松。”天然想出妙招。 “憑老爸的脾氣,那絕不可能。咱就做好頓頓有包子,頓頓吃包子的打算吧!奮斗個三年五載,相信包子總有一天會被吃得底朝天。如此一來,我更加渴望開學了,擺脫包子的折磨,自然而然成為原因之一。”怡然毫不掩飾心中“恐懼”,連珠炮般吐露心聲。 說說笑笑之中,大家心情都無比輕松,和大約一個月前老公值班歸來的情景大不相同。 老公的值班地是王屋,那時濟源剛剛發現兩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并且都在王屋,王屋一夜之間搖身變為濟源的“重災區”。公交停運、私家車24小時限行、商店關門、一街兩行空無一人,他們只能以方便面度日。第四頓方便面之后,他們條件反射般惡心、嘔吐,結果找遍伙房,覓得一些大米,于是白米飯變成香餑餑,尚在風中搖曳、當時被淘汰不要的紅辣椒成為餐桌上一道靚麗風景。其實,身體上的折磨無關緊要,沉悶的氣氛卻讓人莫名其妙。“千萬不要去王屋”,朋友圈里有勸告,親戚、同事有留言。“健康無價,病毒無情”,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不畏困難,堅守崗位”,關鍵時刻要用行動證明;“害怕、緊張、糾結、忐忑……”不良情緒你知我知,只是隔著肚皮誰也不愿出聲。 ![]() ![]() 好在國家“立即行動”,濟源“防控到位”,短時間內控制了疫情, 所有人“值班歸來”才能心情輕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