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天,我們這里叫這天是"一百五"。"一百五,燕子來添土",可俺一個燕子也木見,是不是今年的氣溫有點低呢?有倒春寒的可能性?不是有那么一句農諺"驚蟄刮大風,從頭另過冬",倒春寒的發生幾率會增加,而今年驚蟄這天我們這里刮了一天的大風。但再冷的天氣也難阻擋春天的腳步,此時田野里的桃花已綻放,粉紅色一片,一堆,一叢。桃樹在一般的管理情況下,其花芽的形成數量都遠超過實際的用量,用桃農的話說就是"使不了",得疏花疏果。 桃樹如果不進行疏花疏果,任其結果,那必定導致掛果量太大,造成桃子個頭小,口味差,效益低,并且會削弱樹勢,影響第二年的產量和經濟壽命,為了達到既高產,又穩產,質量又好的目標,我們必須適量地進行疏花疏果。 俗話說"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很有道理哈,因為果比花需要吸收的營養和水分多,而花又比蕾多。因為任何一種作物開花和坐果都要消耗一定的營養,所以疏得越早越好,因此才有疏蕾好于疏花,疏花好于疏果。農諺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我認為,桃樹疏花疏果得四看,即看天,看果,看花,看樹。 一看天為什么把"看天"疏花放在第一位呢?因為人算不如天算,像容易出現倒春寒,大風,干熱風的地區,或者是有倒春寒發生的年份里,那就只能等到桃樹坐穩果后再疏。不疏花也不疏蕾,等到幼桃花生米大小時開始疏果,到硬核時定果即可,要疏2次以上。如果疏果太晚,養分肯定消耗得多。 前年我們這里發生了倒春寒,讓大櫻桃,桃樹倍受煎熬,看著有花,但沒有小桃,等花落了,小桃豆粒大時也落了,因為沒有授上粉的緣故。還有一年倒春寒來的晚一些,把桃子凍得流膠,有時一個枝上沒有一個好桃,都疏掉吧這根枝就白瞎了,好歹歹"矬子里面拔將軍",留下了幾個,最后也是一些帶給疤的桃子,當次果賣了。 因此在我們這里,一般沒有給桃樹疏花的,都是疏果。 二看果桃樹疏果一般是在幼桃黃豆粒大小時就疏,不過這次主要是疏那些畸形桃,雙頭或者是說雙胞胎、三胞胎桃,被害蟲危害的桃,如蚜蟲,盲蝽象等,短果枝上沒有葉片的桃,中果枝和長果枝上的并生桃,就是一個節位上長倆桃,得去掉一個。 第二遍疏桃是在桃子硬核期疏,首先還得疏掉那些畸形果,朝上生長的果,樹冠內膛弱枝上的小桃,果枝基部和梢頭果,一般是留果枝中部果。 至于說一棵樹留多少果,那就得是第三看。 三看樹如桃樹有早熟晚熟,一般早熟品種要少留果,晚熟品種可多留,中熟品種在兩者之間。 又如桃樹有個頭大小的區別,在正常修剪的情況下,一般中果型桃樹品種,長果枝上留2-3個果即可,有的人留3-4個果,但我覺得有點密。現在的人都普遍喜歡大個頭的桃,我怕留厚了肥水再跟不上,到時候100斤桃不如人家50斤桃換錢多。 中果枝上留1-2個桃,短果枝留1個甚至不留,花束狀果枝基本不留,即使留下來的桃,等長著長著就把自己給撐掉了。 具體還得看桃樹品種而定,以長果枝結果為主的品種,那就可以按此標準疏果,而以中短果枝結果的品種,就要在中短果枝上多留些桃子,長果枝要長放留果。 再就是要看樹勢,樹勢中庸健壯的前提下,樹冠內膛的果枝每隔25厘米左右留一個桃,樹冠外圍在20厘米左右留一個桃,大果型略遠,小果形略近。樹干越粗承受果實的能力就越強,留果量稍多一些,弱樹少。 我們這里一般是大果型桃每隔20-30厘米留1個果,中、小型品種每隔15-20厘米留1個桃。 四看花為什么把疏花放在最后呢? 因為桃樹開花較早,很容易遭受凍害,一般都不去疏花,而主要是疏果,所以我就有違農諺了,成了疏花不如疏果了。 在氣候比較穩定的地區,可以去疏蕾,疏花,疏幼果都可以。疏花就是疏掉那些晚開的花,弱枝上的花,小花,畸形花,果枝基部的花,長中果枝上的雙花,朝上的花等,保留果枝中、上部發育健壯的花和單花,預備枝上的花全部疏除。 桃樹進行了疏花,那么就可以不再進行第一次疏果,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生理落果后進行定果即可。 這就是桃樹的疏花與疏果,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樹勢,到底是疏花好還是疏果好,氣候條件是起主導作用,不可胡來,即使可以疏花的地區,也是得進行疏果,也就是定果。但無論你是疏花也好,疏果也罷,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先疏早熟品種,大果型品種及坐果率較高的品種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