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害怕被傷害。想到童年時如何被傷害過,帶著陰影地成長,活到今天,常告訴自己,以往被傷害過的,不愿重逢。于是,我們追尋愛情,以為在愛中會得到最大的保護??墒窃洷粋Φ挠洃洠恍业刈兂扇蘸蟾铊芄痰膼毫暎跐撘庾R裡重複那最大的傷痕。最恨爸爸的暴力,你對戀人卻愈來愈兇;最恨媽媽的尖酸刻薄和多疑,你卻愈來愈像她;最恨舊愛的狠心,你卻剝削一廂情愿愛你的癡情伴侶?
成長是充滿傷害的過程,固然有太多負面的外在因素,固然有太多負面的外在因素讓我們受傷,但歸根究底,更真實的是我們原來太脆弱,經不起風浪,失去抵御傷害的免疫力。動不動便受傷的話,讓我們失去堅強的力量,失去生命力,剩下不忍卒睹、殘存頹廢的早衰青春。我們連自己也不懂得去愛護和珍惜,更莫說有能力去愛,為別人付出。難怪,我們最終死命地需要愛侶和性伴,抓緊別人的身體借貸溫暖,卻無力償還,逃避承擔。 遠離受傷是本能,但當心暗裡迷戀傷口,甚至自傷傷人。正面地看傷害的價值吧!任何存在的,總有其善意的價值。善良和強壯的人,會選擇相信最壞的,也有正面的訊息。經歷過不幸,更懂珍惜幸福和愛,被傷害過才知溫柔和慈悲的美麗,關鍵在覺知,超越自己的限制。成長的意義,是從傷中學習愛。 |
|
來自: 無限ci339im2s8 > 《自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