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當時初中的時候吧。
我其實成績不算好,只能說中游偏上,但是在我們這小地方還算不錯了。
初三的時候,我比較浮躁,回家作業都是抄的,上課也水,愛聽不聽,經常走神,也不背書,成績一落千丈。
全市三千多考生,我考八百多名。連考二中都懸。我們這個市只有兩所高中,一中和二中。一中特別差,每年重本就是個位數。考不上二中,大學就無望了。
然后初三下學期,我就開始認真了。先是交了手機,然后認真背書。三天兩頭跑辦公室問題,每晚至少學到十一點半。堅持不住了,就用咖啡吊著。
二調全市兩百多名,被校長點名表揚。然后中考就全市前一百名,考進了另一個市的重點高中,一所本科率80%,一本率50%的學校。
雖然初三奮斗的那段日子只是高中的日常生活 ,上高中以后隨便拎出來一天都是十二點睡,但是在初三那個時候,我覺得我整個人都在燃燒著。
對,燃燒著。
就是那種很累,但是卻很清醒,全身血液都在沸騰的感覺。
我不知道我能幫到你多少,但是如果你有這種感覺,你離勝利就不遠了。
——————補充一點實際的——————
1.上課不能走神!一定不能走神!
如果在上課時候走了神,你這學期就會為你走神的幾分鐘埋單。幾分鐘,足夠老師講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小則三五分,大則十幾分,自己掂量清楚。可能你覺得幾分鐘而已,自學也行,或者之后問老師就OK,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你自學會有漏洞,思路方面不會清晰,而你課后去問老師,老師肯定講解的會不如在課堂上的詳細,而且你還會被罵/狗頭
如果還是忍不住走神,怎么辦?看下一條。
2.預習。
不需要很久,十分鐘就夠了。也不需要全科預習,畢竟初中九科,一科十分鐘就要一個半小時,不切實際。挑自己的薄弱科目預習,看概念,如果概念不懂,就看例題。根據自己的情況做一下教材上的習題(一般來講書上的都會比較簡單)。而對于文科這種背誦為主的科目而言,就是通讀兩三遍完事,時間不夠的話,一遍也可以。再不行,看看標題,大致掃兩眼,至少明白第二天講什么。預習的好處就在于,第二天聽課的時候你自己心里也是有底的,知道哪些內容該聽,哪些沒聽到也無關緊要。如果你真的很累,在你已經掌握透了的地方停下來休息一會兒,走個神也無所謂。
3.筆記。
我自己覺得初中課程簡單,邊聽邊記是完全沒有壓力的。但有些同學會有這種情況:認真聽講就做不了筆記,做了筆記就聽不了課。
這種情況的話,我會干脆地告訴你:把筆甩了,不記筆記,自己認真聽。就數學這一科而言,我問問你,你在課堂上記了那么多,真正復習你又能看多少?大多數人都是修正了題目放在那里好看,給自己一個“我學的很認真”的心理安慰。下來會認真看并且重做的寥寥無幾。當然你是那種超級無敵認真學霸,就當我在放屁。碰到做筆記來不及的題,你就認真聽吧,聽懂之后下來重做在錯題旁邊,這樣也算是補齊了筆記。而且在重做的過程中,你也能發現你自己在哪里還沒聽的太懂。
如果你有強迫癥,不記筆記會渾身不舒服,那你就下來找其他同學補上,是一樣的。
對于文科,在老師喊做的筆記的基礎上,挑幾個關鍵詞劃重點,有助于記憶。
4.給別人講題。
這個是個快速提升成績的好方法。如果你能夠流利地給同學講題,證明你就完全掌握了這種題型,可喜可賀。
別人聽了你講,可能過幾天就忘了,但于你而言卻是能發現問題,鞏固思路的好事,何樂而不為?不要太自私,給別人講題自己也是復習,歸根結底受益的是你自己。
5.背高中的考綱單詞。
別問我為什么,上了高中你會謝謝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