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筆之時本來不想用這個嘩眾取寵的文章標題,可想想自己在這個行業里20多年,見了太多的奇葩現象,都是因為企業老板們陷于媒體網絡的道聽途說、銷售人員的忽悠誆騙、各路磚家的信口開河的包圍中,要不是熱血滿腔,對實施SAP的效果形成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只要上了SAP,啥業務問題和管理問題都能解決;要不是沒有認識到SAP系統的業務價值,猶豫不決,而真相是,他們在花錢時,大多都沒搞明白SAP究竟是啥,成功因素究竟是什么? 不僅在中國,即使全球頂尖企業里,實施SAP的風險也是很大的:
顯然,SAP軟件本身并沒有問題,因為在這些“SAP災難”的同時,還有無數消費品、零售、公用事業、高科技公司的用戶們,正平安、快樂地使用著這個“財富五百強背后的管理大師”。因此,我覺很有必要用危言聳聽來吸引各位企業家的注意,踏踏實實地了解下究竟“上SAP系統”是咋回事。 需要說明:SAP軟件博大精深、發展快速,受本人知識所限,本文所指的內容,過時、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各位專家留言指正。 (一) SAP 系統究竟是什么 當企業說上“SAP系統”,究竟指的是什么? 首先,SAP是一家公司的名字,而不是一個系統的名字。 SAP是全球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之一,它的競爭對手包括微軟、Oracle、IBM、AWS、阿里等公司。由于IT行業復雜的生態關系,SAP又跟這些競爭對手在各種業務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合作關系,例如:SAP云平臺和IBM云平臺存在直接競爭關系,同時兩家公司在諸多應用軟件、中間件軟件領域內都有競爭,但是IBM咨詢部門卻是全球及中國最主要、最具影響力的的SAP軟件實施咨詢服務商之一。 所以,當人們說“上SAP系統”,實際上指的是:利用SAP公司的軟件技術來實施或開發企業級應用系統。 一般來說,企業說的上“SAP系統”,是指上圖這八種SAP技術應用項目的 某一種或幾種情況,具體解釋如下: 一、SAP ERP 這是SAP公司的核心產品, ERP軟件之于SAP公司的關系,就如Windows和Office之于微軟公司的關系一樣。SAP ERP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了,由于技術架構升級換代的原因,雖然產品名稱從R/3發展到ECC,再發展到S/4 HANA,但是不管怎么換馬甲,SAP ERP的核心功能始終沒變,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即: a. 財務核心:財務是企業經營成效最終極的衡量標準,所以ERP是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包含了財務核算、管理會計,以及資金管理、資產管理等財務相關課題;由于技術架構的原因,傳統意義上,預算不屬于ERP的范疇,不過,在最新架構的SAP ERP中已經內置了預算管理。 b. 財務業務一體化:和財務信息(收入、成本、資產信息)聯系直接、緊密的業務運營體系,包括銷售、庫存、采購、生產等。 c. 平行管理擴展:和b項核心業務有緊密集成的管理流程,是這些業務的平行擴展,例如質量管理(QM)、人力資源管理(HCM)、產品數據管理(PDM)等,盡管其他品牌的人力資源管理、產品數據管理等,是獨立的軟件產品,在SAP產品線中,其實是屬于核心ERP里的功能。 二、SAP ERP內部衍生擴展 上述ERP功能主要關注企業的管理流程,從管理流程進一步向下延伸到業務執行層面(關于管理流程和業務執行的系統區分,后文還要詳細論述),SAP公司基于長期的企業應用積累,在ERP系統內,衍生出了兩類擴展: 一類是職能級的業務執行級方案,例如物流執行、運輸管理、地產物業管理、設備資產管理、開賬收費等, 另一類是行業性解決方案的ERP擴展,處理行業特性的主數據和業務流程,主要有SAP銀行、SAP保險、SAP汽車、SAP石油天然氣、SAP零售、SAP時尚等等。 這些ERP擴展方案和ERP在一個緊密的體系內,可以認為和ERP是一個系統。隨著SAP架構演進,這些擴展方案有時也會從SAP ERP里分拆出來,獨立部署。 在大多數語境下,人們說的上“SAP系統”主要是指前述兩種情況。SAP ERP究竟包含了什么功能,其實SAP公司提供了詳細的公開文檔,可供用戶下載查詢,下面是最新的版本: 三、SAP技術中間件 2005年前后,SAP公司順應當時ESB/SOA的技術潮流,以NetWeaver名義推出了包括了應用開發平臺、流程集成、數據管理、主數據管理、用戶門戶等全套企業中間件。通俗地說,從這個時間開始,SAP不僅提供ERP、CRM等業務套件軟件,也提供企業軟件的開發及集成的建筑材料:“磚頭瓦塊”。 21世紀頭十年,企業IT應用行業的技術體系和廠商進行了一輪大洗牌,SAP進入的企業軟件中間件領域,這不僅是IBM、Oracle的業務重點,微軟也在同時努力進入這個企業級市場,還有Software AG一類的二線中間件廠商;二線ERP廠商,例如IFS、Infor,都未敢擅言獨立進入中間件市場。 實施“SAP系統”,在數據集成、流程集成及用戶訪問集成等方面,是否一定需要使用SAP的中間件產品?對企業來說,這是個包含了商業因素、技術因素的綜合性決策問題。 一般來說,SAP中間件軟件對于連接SAP自家的各個軟件產品(ERP、CRM、APO、BW、BO等),肯定是具有先天優勢的,而企業建設完整的企業集成總線(ESB),連接各種品牌的IT系統,并且建議自開發系統的基礎平臺,則需考慮技術路線、廠商關系等多個因素。 以SAP中間件為基礎,SAP公司還開發、推出了一些應用級的軟件產品,例如共享服務框架,支持財務、人力資源、采購等共享服務的流程自動化流轉,與SAP ERP等核心系統實現交易級集成。這類系統提供了相對現成的應用功能,便于企業使用;不過由于集成復雜,部分企業也選擇自研或者采用第三方方案。 早期SAP ERP、SAP CRM等應用系統是數據庫中立的,在2010年前,大多數SAP ERP系統跑在Oracle數據庫上,SAP自己還是最大的Oracle數據庫分銷商之一;這種競合關系就像蘋果手機曾經使用三星設計或者跟三星聯合設計的CPU。而從2015年左右起,在中間件領域,SAP收購Sybase數據庫后,推出了自己名為HANA的數據庫產品,并且在逐步替代ERP、CRM等應用軟件所使用的其他品牌廠商的數據庫。 隨著云技術發展,可以預見,SAP的中間件技術體系將逐漸向基于SAP云平臺的私有云PaaS或公有云PaaS遷移。 四、SAP擴展企業應用 SAP在90年代末期取得ERP的巨大成功后,就開始進入了ERP之外的其他企業應用領域,2000年后發展起來,當時稱為“新維度”(New Dimension)的代表性產品包括:高級供應鏈計劃和優化(APO)、客戶關系管理(CRM)、戰略企業管理(SEM)等,后來又發展出來的物流運輸管理(TM)、擴展倉庫管理(EWM)等一系列和ERP互補的產品。 這些軟件產品和SAP 的傳統核心產品ERP所采用的技術路線高度一致,但是又和SAP ERP相對獨立,是單獨的企業軟件系統。 和SAP ERP無可爭議的王者地位相比,這些采用和SAP ERP同樣底層技術的企業軟件的競爭力要略弱一些,例如CRM領域(僅比較核心功能銷售自動化SFA),Gartner評估如下圖,SAP CRM落在Salesforce和微軟CRM之后: 又例如在供應鏈執行和物流領域,SAP TMS和SAP EWM雖然也取得了不錯成績,但是和該領域的專業軟件還是有一定差距。 需要說明的是,企業根據需求做軟件選型時,并不能僅僅參考Gartner這類評測,還要考慮在市場上實施資源的可獲取性、軟件性價比等問題。某些國外有名、功能強大的軟件產品,在中國本地市場上缺乏強有力的實施咨詢合作伙伴,選擇是有風險的。在這方面,SAP強大的生態體系(即合作伙伴數量和能力)彌補了產品的不足,后文在論述SAP成功因素時還會展開談。 在SAP的產品發展路線圖上,這些和SAP ERP底層技術相同的產品有著不同的發展路徑:有些產品將逐步整合到新一代ERP(即S/4 HANA)里去,例如EWM、BPC;有些產品將進一步整合并向云上遷移,例如供應鏈計劃相關的APO、IBP等;而有些則因為軟件產品本身的原因,被逐漸放棄或被其他SAP產品替代了,例如戰略企業管理(SEM)。 五、SAP品牌的其他軟件 為了擴張市場,SAP還收購了大量的企業應用軟件,這些收購進來的軟件,和SAP ERP的技術路線以及SAP主流技術架構有一定的差別,算是打著SAP品牌的大家庭產品。 六、SAP品牌的各種SaaS 2015年后,公用云SaaS服務成為企業軟件的主流,新一代的SaaS服務商,包括Workday、Salesforce、Adobe、ServiceNow等,在資本的助推下,對SAP、Oracle等傳統企業軟件模式形成了巨大威脅。 SAP的各個競爭領域里都有新的專業SaaS成長起來,而傳統的二線ERP廠商、專業企業軟件廠商幾乎全都義無反顧地向SaaS轉型,所以SAP一方面加快了SaaS收購步伐,其中比較重要幾次收購包括:人力資源和人才管理SaaS —— SuccessFactors,靈活用工人力資源采購SaaS ——Fieldglass,供應鏈運營管理SaaS —— Ariba,差旅費用管理 SaaS—— Concur,銷售績效和銷售運營SaaS —— Callidus Cloud,體驗調研SaaS —— Qualtrics等,SAP收購的這些SaaS在其細分市場都是排名頂尖的產品。 另一方面,SAP也在加快傳統OP軟件產品的SaaS轉化,例如和Salesforce競爭的全渠道電商及在線CRM的SAP Hybris、商務智能SAP BO、中觀供應鏈計劃(S&OP)可視化IBP等,以及將新一代ERP產品S/4 HANA放到云上,和Oracle的Netsuite競爭。 由于SaaS是線上應用,功能定制的靈活性很小,和傳統本地軟件相比,在軟件商角度,除了收入和利潤的財務模型不同外,更重要是依照互聯網的產品運營方式,通過客戶成功管理(CSM)等形式傾聽用戶聲音,進行產品功能的快速迭代,而非傳統依賴實施咨詢公司去為客戶定制系統。 而在企業用戶角度而言,除了軟件繳費模式變化外,應用實施過程跟傳統軟件定制過程很大不同,因而企業不能用傳統實施軟件的思維去選擇SaaS,簡而言之,SaaS是幾乎不能按用戶要求去定制功能的,你喜歡用就用,不喜歡就換。 七、SAP云平臺 云上的企業應用軟件有兩種形式,一是公用云SaaS服務,另一種是基于私有云或者公有云的“云底座”來開發、集成企業級的云應用,或者將傳統的應用軟件裝在“集裝箱”里遷移到“云底座”上,這樣的底座稱為PaaS。除了上述SaaS,SAP也在發展其PaaS,稱為“SAP云平臺(SAP Cloud Platform,簡稱為SCP)” 如上圖所示,SAP SCP定位于企業的數字化平臺,一方面和本地安裝的企業核心系統集成,即S/4 HANA(及其擴展應用)、BW/4 HANA,另一方面連接企業的各種公有云SaaS服務,在此之上,向用戶交付創新的數字化應用。一端是以S/4為代表的傳統的穩態IT系統,另一端是基于云平臺的創新的敏態IT系統,這非常符合當前企業“雙模式IT”的數字化潮流。 當前,SAP云平臺是SAP公司的戰略方向,不過在“云底座”這個領域里,不僅有著相當多的云原生(Cloud Native)平臺、云集成平臺(iPaaS)、私有云和多云管理平臺,而且領先的云平臺商,包括國際的AWS、微軟、谷歌、IBM,國內的阿里、騰訊等都提供了豐富的PaaS服務。 至少目前,SAP在PaaS領域里還沒有顯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尚處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SAP正在著力培養圍繞自身PaaS的開發者、第三方軟件集成商、軟件市場等生態體系,并跟微軟、阿里等基礎設施云建立了戰略聯盟。 八、基于SAP技術的大型定制開發 如前所述,SAP公司核心商業模式是提供套裝軟件、軟件平臺以及SaaS,SAP公司一般通過其實施合作伙伴們向客戶交付可用 的SAP系統。 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作為全球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之一的SAP公司,也會介入到交付定制系統中,例如某些特大型項目或者大型創新解決方案開發,SAP公司會和咨詢公司合作,負責部分或全部技術交付;又例如企業由于各種原因選擇了比較“偏門”的SAP解決方案,咨詢公司做到一半搞不下去、撂挑子了,這種情況下,SAP公司也可能會接手交付下去。 SAP強項在于套件的成熟功能,在企業的角度,為了避免實施風險,我強烈建議不要輕易去嘗試未經廣泛使用的解決方案。后文還會詳細論述這個話題。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SAP產品線的發展歷程: 企業家說要“上SAP系統”時,自己一定要搞明白,究竟自己的計劃,屬于以上八種情況下的哪一種! 后文內容預告: 第二部分:正確定位SAP系統 1、方法定位:自開發還是套件實施 2、方案架構定位: · 系統分級——管理系統、業務作業系統、決策支持系統; · 交易系統和業務流程管理系統的區別 3、技術架構定位:ERP在數字化和數據平臺(DDP)中的定位 第三部分:SAP實施的成功要素 1、正確設定期望值,選對軟件配置,想明白SAP能做啥,不能做啥 2、怎樣正確選擇實施咨詢公司 3、一定不要吝惜花錢 4、不要相信“業務流程再造” 5、先固化、再優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