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除了改朝換代之外,期間在王朝中期進行的篡位奪權活動,大多數給予的評價都是負面的,而且是剛死就遭到了強烈的反攻倒算。 比如最著名的呂后,生前權力無限,有呂家代替劉家的想法,結果她剛一死,呂家人被消滅,她統治時期的影響最大限度地被清除。 那王莽就更是慘,自己被殺死不說,辛苦幾十年得來的一切徹底灰飛煙滅,自己的頭顱還一直被騷擾,不得安寧,足見大家對他的憎恨程度。 歷史上這樣的人很多,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利用個人的能力,殫精竭慮幾十年,短暫的“顛覆”了現有的王朝,但很快因為自身原因,舊王朝復辟后,對這種顛覆行為進行了最嚴厲的清算。 但武則天作為曾一度“滅亡”了李唐的人物,死后去沒有收到影響,盡管說對她爭議很大,但李唐皇室在她死后,評價一直都是正面的,更重要的是,她的死并沒有引發對武氏家族的清洗,曾經權傾一時的武氏一族依然活得好好的。 那么,經歷了神龍政變的武則天,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讓她與呂雉之間有了本質的區別呢? (01)誰來當太子武則天親手締造了大周朝,她的國號為周,作為門第關鍵還很嚴重的唐朝,自己作為武這個小姓出身的人,干脆跟自己認了一個最牛的祖宗,說自己是周王室的后代。 我們都知道姬姓后來分化出了很多姓氏,武則天說為了沾沾周朝八百年的榮光,于是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說自己就是姬姓,為的就是能讓自己一手打造的帝國長長久久。 不過可惜的是,因為武則天是個女兒身,為了建立自己的王朝,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期做了大量堅實的工作,因此等到武則天稱帝的時候,已經67歲了,這樣的年紀稱帝,在古代那是隨時都會掛掉的。 而在古代,一個國家要想穩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前選好接班人,帝國一天沒有定好誰來接班,所有人的心都不能平靜下來,尤其是武則天面臨的問題更加嚴重。 普通的皇帝選太子,無非就是老四還是老八的問題,再怎么折騰這肉還都爛在鍋里,但武則天不一樣,她要立太子,面臨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這個倒不是因為她的孩子多,而是因為她有兩個完全不同的選擇,一個是選擇立武姓為太子,一個是選擇立李氏為太子,這在古代可是易姓革命的問題。 而你不管立哪一方,對方都會遭遇到毀滅性打擊,這一點武則天已經做了榜樣,李氏皇族基本上快被她殺得七七八八了。 剩下的低眉順眼,甚至用茍延殘喘啦形容都不為過,而且最典型的就是武則天時期,還發生過另一件讓人很不齒地“亂倫”事件,這就是著名的千金公主。 千金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兒,武則天如果按照李世民老婆來論,那他們兩個屬于平輩,但顯然武則天更認可自己李治妻子的身份,那千金公主就是武則天的長輩,這叫人倫。 但是在沒辦法呀,武則天狠起來,那是真的狠,以前男人壞起來,因為看不起女人,所以殘酷的宮廷斗爭,公主一般是沒事的,但武則天不一樣,她是個女人。 千金公主當時都七十多歲了,顫顫微微地跪在六十多歲的武則天面前,說我給您當女兒吧,武則天看了看眼前這個,年紀比自己大,輩分比自己高的李唐皇室,說了句,好呀。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武則天為了稱帝,對李唐皇室進行了血洗,而她現在已經非常老了,一旦不在了,李唐皇室會進行怎么樣的報復,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上,武則天可以說是面臨著非常艱難的選擇。 (02)狄仁杰的智慧作為一個皇帝,武周政權要想安定,就必須要立太子,圍繞著立太子的問題,各路人馬大顯神通,這里面最重要的一個人就是狄仁杰。 不過他的作用不是破案,而是利用自己同樣年邁的身份,規勸武則天立李氏皇族為太子,說白了就是立自己的兒子,不要立自己的侄子。 狄仁杰一句話就戳中要害,自古天子七廟,祭祀祖先,天子祭祖的時候,從來都是祭拜父母及仙人,從來沒見過誰祭拜自己姑姑的。 這句話很簡單,但卻說出了一個最無奈的現實,武則天再強,他可以強行把武氏家族,歷代祖先都封為皇帝,進行大規模祭祀,但連她也無法改變的是,祭祀的時候也都是自己的男性祖先,她也不會去祭拜自己的姑姑。 同樣的道理,你怎么可能只玩自己的侄子來祭拜自己呢? 很多事情,道理很淺顯,但有誰說效果完全是不一樣的,狄仁杰作為宰相,而且年紀和武則天差不多,他此刻能說出這樣的話,對武則天的影響那是很大的,而且武則天也最終下決定,把兒子李顯從外地接回來,立為太子。 武則天作為接觸的政治家,立太子之后,想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緩和武家和李家的矛盾,選擇李顯本來就有這方面的考慮,因為李顯早早的就被貶出京城,對后來發跡的武氏家族沒有太多交集,談不上什么怨恨。 而且武則天還經常組織李武兩家開聯誼會什么的,坐在一起喝喝酒,吃吃飯,唱唱歌增進一下感情,武則天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死后,武家被毀滅性報復,因為她已經下定決心,要還政給李家了。 看著宴席上親如一家的武李兩家,武則天閃過一絲安慰,但很快就明白,這或許只是表相,為了活命自己的長輩都可以給自己當女兒,還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呢? 武則天思量想去,最終在臨死的時候,留下十個字,徹底避免了跟呂后一樣的命運。 (03)武則天的回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都說人死如燈滅,但你活著的時候,如果知道死后會被挖出來鞭尸,那心里肯定不好受。 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武則天臨終遺照里,有這么一句很重要的話:
這句話簡單明了,意思就是武則天死后不稱帝,不要以帝王規格下葬,而要成皇后,與高宗李治合葬,這就是著名的乾陵。 武則天這個小小的遺愿,避免了后世無盡的麻煩,因為只要你還是李唐的江山,都不可能再對武則天怎么樣了,跟高宗合葬之后,后面的皇帝沒人敢輕易打開乾陵,而且乾陵造的極其堅固,到現在仍然保存的很好。 武則天有多聰明,自己的兒子多少對自己是有感情的,但是再往下走就不知道了,萬一后面那一任皇帝讀到武則天殘殺李氏皇族這一段,把武則天掘墳鞭尸可就不好了,武則天就干過這樣的是,把開國功臣徐茂公挖出來鞭尸。 短短一句話,讓武則天又回到了李家兒媳的身份,在李家宗廟里,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任何人都動不了自己。 很多強人,活著的時候很強,但死后就完全是另一幅情形了,但武則天成功地控制了身后事,這樣的大智慧,并不是誰都有的,武則天果然不愧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作者:昭烈名臣) 本文為文史自媒體昭烈名臣原創作品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
|
來自: 眼鏡yzcyqpw845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