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銅皮鐵骨獅子頭 三七 銅皮鐵骨獅子頭指的是三七。銅皮說的是其外表皮顏色,古銅色或棕褐色有光澤,鐵骨指的是三七的”質“三七質地堅硬不易折斷,又比較重,像鐵塊一樣;獅子頭是指三七外表面的瘤狀突起,三七不是按重量來賣,而是按三七的'頭’來算的的。所謂的三七'頭’是指三七外表面的瘤狀突起,所以三七能賣多少價錢就是三七的“獅子頭”說了算的。市場上經常有把小三七用膠水粘連然后以次充好的事情。 2,金井玉欄菊花心 金井玉欄指的是某些藥材橫斷面皮部顯白色,木部顯黃色,形成層環明顯。這類藥材典型的是黃芪。菊花心是指某些藥材橫斷面放射狀紋理明顯,這類藥材典型的是甘草。 3,星點 是指大黃根莖髓部的異常維管束構造。大黃功能主治為: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治實熱便秘,譫語發托,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經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 4,云錦花紋 是指何首烏橫斷面皮部排列的4~11個異形復合維管束形成的云錦狀花紋。 5,馬頭蛇尾瓦楞身 指海馬頭似馬頭,全身有瓦楞子樣的節紋,尾部漸細向內卷曲猶如蛇尾的特征。 6,雁脖蘆,棗核艼,鐵線紋,珍珠點 是指野山參。野山參主根短租,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多具二個主要支根,形似人體。上端有細而深的橫環紋(鐵線紋)。根莖細長,一般長3-9厘米,上部扭曲,習稱“雁脖蘆”,蘆碗密集,下部無蘆碗而較光滑,俗稱“圓蘆”。須根稀疏,長約為主根的1-2倍,柔韌不易折斷,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珍珠點)。全體呈淡黃白色,皮細、光潤。氣香濃厚,味甘微苦。根狀莖上部四面密生蘆碗,根狀莖下部具有較長園蘆。主根上端有細而深的密螺旋紋。中部及下部一般無紋。須根稀疏而長,不易折斷。其上有明顯疣狀突起。主根之上橢圓狀的不定根稱為'棗核艼’。 7羅盤紋 是指商路根的同心性環紋。 粉性:指藥材含豐富的淀粉。如懷山藥、天花粉等。 顆粒性:藥材斷面呈細小顆粒狀,如懷山藥、花粉等。 纖維性:指藥材折斷面露出不整齊的纖維。如厚樸。 柴性:表示纖維木質成分多,折之如干柴。如巴戟天的偽品羊角藤的木部等。 角質:藥材含大量淀粉,經過蒸、煮加工后淀粉糊化,斷面呈半透明狀,如紅參等。 油點:藥材含揮發油,斷面有棕色或黃色油室或油管,具芳香氣味。如當歸、白芷等。 蘆頭:根類藥材頂端的根莖,習稱“蘆頭”。如人參、桔梗等。 蘆碗:指蘆頭上圓形或半圓形的碗狀莖痕,如人參、桔梗等。 鸚哥嘴:特指天麻頂端有棕紅色干枯的牙皰,形似鸚哥的嘴,習稱“鸚哥嘴”。 肚臍眼:特指天麻根莖下端的圓形疤痕。 連珠狀:某些根類藥材形似串連起來的珠子。如巴戟天等。 菊花心:藥材的橫切面上維管束呈放射狀的紋理,形如菊花。如北芪、防風等。 蚯蚓頭:根類藥材頂端具密集的環節紋,形似蚯蚓。如防風等。 星點:指根莖藥材橫斷面上散在的暗棕色的異形維管束,形如星狀。如大黃。 檳榔碴:特指大黃橫切面有紅白相間的紋理,猶如檳榔的花紋。 羅盤紋:在根類藥材橫切面上呈數個同心性排列的環紋,俗稱“羅盤紋”或“同心紋”,如商陸、川牛膝、懷牛膝等。 大理石紋:藥材橫斷面具大理石樣紋理。如榧子偽品巴山榧子。 筋脈點:藥材橫切面的維管束呈點狀散在。如姜黃、莪術等。 蓑衣:根類藥材的頂端殘留有棕色葉柄維管束,形如蓑衣。如藜蘆。 懷中抱月:特指松貝的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大鱗片緊抱小鱗片,小鱗片只露出一部分如新月形。 觀音坐蓮:特指松貝底端平坦,平放能端正穩坐。 虎皮斑:特指爐貝母表面具黃棕色斑點,稱“虎皮斑”。 玉帶腰箍:特指毛慈菇假球莖中部具有2~3個稍突起的節環,稱“玉帶腰箍”。 皮松肉緊:指藥材橫斷面的皮部疏松,木部較結實,稱“皮松肉緊”。如黃芪。 金盞銀盆:特指黃芪橫切面皮部淡白色,木部黃色,稱“金盞銀盆”。 過橋:特指黃連的根莖有一段較長較細,但部分節間很長,光滑如莖稈,稱“過橋”或“過江枝”。 石榴嘴:特指山楂的頂端具凸起的殘留宿萼,中內凹陷,形似石榴,熟后開口的稱“石榴嘴”。 吐絲:特指菟絲子經水煮后種皮破裂時,伸出黃白色卷旋狀的胚,形如吐絲。 朱砂點:藥材斷面具朱紅色的油點。如白術、蒼術等。 砂眼:根類藥材的表面散有凹窩狀的小孔習稱“砂眼”。如銀柴胡的根頭表面。 珍珠盤:特指銀柴胡根頂端,有數個突起的地上莖痕,密集而成白色點狀,習稱“珍珠盤”。 掛甲:牛黃加水調后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經久不褪,習稱“掛甲”或“透甲”。 通天眼:羚羊角對光透視,角中上部內的中心有一細孔直通頂端,習稱“通天眼”。 羚羊塞:指羚羊角下半部的骨塞。 珠光:指珍珠表面的彩色光澤。 注:本文選摘自《中藥材經驗鑒別手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