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人曾聽過毛阿敏演唱的歌曲《相思》,“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春又來看紅豆開,竟不見有情人去采……” 紅豆代表相思,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文化寓意,因此紅豆也被稱作相思豆。而唐朝詩人王維的一首《相思》更是將相思豆的聲名遠揚古今。 有很多人都是一樣,初讀這首《相思》時,自然而然認為它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各種愛情經典名句的大盤點也總能見到它的身影。 然而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叫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這是一首懷念友人而作的詩。 這讓我們想起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江南逢李龜年》,那是在安史之亂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帶,與流落俗世的李龜年重逢后感慨而作。 王維的這首《相思》也是如此: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紅豆本是生于南國一普通之物,與相思聯系在一起,則是源于古時候一個凄美無比的愛情故事。 相傳有位女子,其丈夫戰死邊疆,她整日以淚洗面直至淚水枯竭,最后竟流出來鮮紅的血滴落在地上,春去秋來長成了一棵大樹,結滿了顆顆殷紅的豆子,人們喚它相思豆。 當然了,相思不只是專屬于男女之間的情感,親朋好友之間亦可用紅豆來表達殷殷思念之情。 王維也正是懷著這樣一種汩汩深情寫下了這首感人至深的相思之詩。 王維少年時文采斐然,才華卓絕,常被王公貴族們邀請至府邸相聚,在歧王府里,他遇到了當時紅極一時的宮廷歌唱家李龜年,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然而世事無常,造化弄人,天寶末年安史之亂后,李龜年流落民間,窮困潦倒,靠賣藝為生。 又是一年江上好風景,歷經坎坷的兩人久別重逢,王維不禁悲從中來,作詩一首表達了自己情深意長的相思。 山河破碎人飄零,繁華與落敗往往就在一夕之間。李龜年在往后的流浪生涯中還是喜歡唱王維的詩。 或許在那個人如塵埃的亂世中,唯有在密友的詩里才能窺見昔日那個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尋到曾經那段惺惺相惜的溫暖歲月。 有知己的人生是幸運的,你知道你將不再被迫活成一座孤島,也可以偶爾脆弱,偶爾認輸,因為你知道,你的身后并不是空無一人。 高山流水,定有知音,時間會留下真心人。如果遇到了,請好好珍惜,他將與時光同在,溫暖你畢生的歲月。 讀完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