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在出租車上修改“黑豆水”這篇文章,廣州的出租車開得猛,加上我又在車上一直看手機,平時很少暈車的我,下車居然吐了。。。 借這次經(jīng)歷,跟大家聊聊“暈車”這個問題。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要出門遠行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暈車、暈船。頭昏腦脹、惡心嘔吐、冷汗直流、口水止不住地分泌…… 暈車這個體驗不光影響自己出行的體驗和心情,還影響同伴。只能在車上盡可能睡著,不敢亂動,不敢喝水吃東西,避免嘔吐,那感覺真是很痛苦,一路上恍恍惚惚的。
 其實原理不難,問題的根源在于體內(nèi)“氣”的不平衡。就像一桶水,你總搖晃它,就會往外灑了。車搖搖晃晃,讓身體的氣也跟著不平衡了,這時如果體內(nèi)本來就痰飲水濕多的人,跟著車一晃,就忍不住要吐出來了。 頭暈、打嗝、嘔吐,本質(zhì)上都是氣機不平衡,該升不升,該降不降。氣總往上走,就會頭暈、打嗝、嘔吐。我上次暈車為什么會吐呢?其實,我還不至于吐,但是一直看手機,把氣血都往上引,這就會加重氣機的上逆。首先,脾胃虛弱的人。脾胃虛弱,無法運化水濕,久而久之變成了痰飲,堵在中焦,從而會影響體內(nèi)的氣機運轉(zhuǎn)。一個杯子里只有底部有水,那輕輕晃一下是不容易灑出來的。如果水多,超過一半了,輕輕晃就會灑。問題的根源,還是要解決脾胃水液運化的問題。 其次,坐車前吃多喝多的人也會暈車。有的人平時還好,吃的油膩了或者喝太多牛奶、豆?jié){也會容易暈車,因為不易消化,都堵在胃上了,同時把氣也都頂在那兒了,坐車一晃就嘩啦啦,一下翻上來了。另外,在車上看手機、看電影的人,也容易暈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好多長途大巴的座位前面有電影可以看,以前我不懂,真是看一次就中招一次。道理也很簡單,就是氣本來就不平衡,再把氣都引到上部,這氣就在腦袋里晃來晃去讓人暈車了。有朋友可能要問,那開車的司機為什么不暈車呢?因為他向左開的時候,心神提前知道要向左,就把氣也調(diào)到左邊了。氣可以跟著心神走,自然就不容易暈車了。怎么解決暈車呢?我來跟大家分享4個小妙招,都是非常簡單實用的招數(shù)。1.按揉“內(nèi)關(guān)穴”。內(nèi)關(guān)穴是調(diào)節(jié)全身氣機升降的一個開關(guān),平時氣機不平衡,打嗝、嘔吐都可以按揉。用大拇指或者食指關(guān)節(jié)點按,左右各100下就會有效果了。 2.坐車前喝一瓶藿香正氣水,或者把藿香正氣丸貼在肚臍上,往往就不容易暈車了。藿香正氣水可以祛濕、調(diào)理氣機循環(huán),讓胃氣順利下降,就可以改善暈車嘔吐了。3.用傷濕止痛膏貼在肚臍上可以改善暈車。傷濕止痛膏的功效也是把濕氣拔出來,通經(jīng)活絡(luò),改善氣機不暢的狀況。如果先加一片生姜,再貼傷濕止痛膏效果加倍好。4.如果平時暈車嚴重,嘔吐劇烈,平時還容易反酸的話,推薦一個很經(jīng)典的名方“小半夏湯”:半夏20g,生姜10g。這個方子只有生姜和半夏兩味,半夏燥濕除痰,和胃降氣,生姜增強了溫中和胃的功效。這兩樣加在一起,內(nèi)容簡單功效不簡單,可以化痰散飲,降胃止嘔。實在暈車嚴重的人推薦試試。好啦,4個改善暈車的小妙招送給大家,希望可以緩解大家出行的痛苦,增加一些旅途中的幸福感! 本號傳播中醫(yī),意在讓所有人能自醫(yī)自助,本號不是求醫(yī)問藥的平臺。所以,想來問病的朋友,請三思而后行,很可能會讓您失望。本號提到的方子,僅供學習交流用,切勿盲目試藥。覺得有用的話,幫忙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見,不勝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