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波、莫禎貞、薛琳、李亞麗。 (2021年8月18日,總第124期) 一、AI產業重大事件 1 8月16日消息,小米汽車總部和首座工廠基本確定落戶北京。自3月底小米宣布造車后,總部及工廠選址就備受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上海、武漢、合肥、西安等地都在爭取小米造車項目。雷軍也在4個多月里頻繁走訪長安、廣汽、上汽通用五菱、長城、上汽、東風、博世、寧德時代等廠商,并發布大量招聘信息。此次確定總部和工廠落戶城市,也是小米造車前期籌備工作的一個重要節點。 2 8月12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發布關于征求對《廣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修改意見的公告。《草案》旨在促進廣州市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草案》描繪了廣州數字經濟發展的全景圖,提出重點培育七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著力構建推動數字經濟全要素發展的制度體系,為廣州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提供法治保障。 3 8月16日,國家電網雄安綜合能源公司收到了澳大利亞一家企業購置碳資產的外匯款項6750元人民幣,而這也實現了雄安新區首筆綠色碳交易跨國變現。據了解,雄安高鐵站的站頂共有4.2萬平方米光伏板,今年1至5月共發電67.5萬千瓦時,光伏發電在轉化為綠色電能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筆筆“碳資產”。經國際綠證機構的認證,這些光伏發電共獲得了675張國際綠證。 4 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綱要提出,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范風險、反壟斷、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制定修改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制度。及時跟進研究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法律制度,抓緊補齊短板,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5 8月15日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基于我國第一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中國碳衛星的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觀測數據,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碳通量計算系統,獲取了中國碳衛星首個全球碳通量數據集。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結果,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測能力,是國際上繼日本、美國之后的第三個具備該技術的國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大氣科學進展》雜志。 6 8月12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臨港將培育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并大力發展跨境金融服務、新型國際貿易、現代航運服務、數字信息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等產業,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功能型平臺。 7 8月13日,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農信銀中心)發布公告稱,2021年8月13日2點13分,河北農信客戶通過數字人民幣APP完成首筆數字人民幣兌換業務的生產驗證,標志著農信銀中心“一點接入”數字人民幣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更昭示著數字人民幣在農村地區的應用試點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8 8月16日消息,財政部正牽頭起草《關于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擬充實完善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積極構建有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充分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引導帶動更多政策和社會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發展。中央財政將繼續大力支持科研院所開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科技創新。 9 8月12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意見強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在境內存儲,需要向境外提供數據的,應當通過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意見還指出未經審批,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不得通過在線等軟件升級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車自動駕駛功能。企業生產具有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汽車產品的,還應采取脫手檢測等技術措施,保障駕駛員始終在執行相應的動態駕駛任務。 10 8月16日,自然資源部制定了《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技術大綱(2021版)》并于近日印發,其中提出的建設目標為:根據新時期測繪工作“兩服務、兩支撐”根本定位,調動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社會力量,構建“分布存儲、邏輯集中、時序更新、共享應用”的實景三維中國,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統一的空間基底。 二、大額融資與并購 注:“大額融資事件”入選標準:天使輪千萬元級,其它輪次億元級 數據來源:GEI咨詢大數據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