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九日登梓州城》讀記 (小河西) 此詩作于寶應元年(762)九月九日。是年七月,杜甫送嚴武還朝至綿州。七月十七日,成都發生徐知道叛亂。為避戰亂,杜甫攜妻子奔走梓州。【杜甫《草堂》:“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杜甫《寄題江外草堂》:“偶攜老妻去,慘澹凌風煙。”杜甫《相從歌》:“我行入東川,十步一回首。”】徐知道叛亂持續二十幾天。【《新唐書-代宗記》寶應元年:“(七月)癸巳,劍南西川兵馬使徐知道反,八月己未,知道伏誅。”《冊府元龜》卷129寶應元年:“八月,劍南狂賊徐知道為麾下將李忠勇所殺,劍南州縣盡平。封忠勇為臨晉郡王。”】八月戰亂結束,但杜甫暫時沒有回成都打算。 九日登梓州城(杜甫) 伊昔黃花酒,如今白發翁。追歡筋力異,望遠歲時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與關塞,此日意無窮。 伊昔:從前。(伊為發語詞。)《答賈長淵》(晉-陸機):“伊昔有皇,肇濟黎蒸。”《王侍中》(梁-江淹):“伊昔值世亂,秣馬辭帝京。” 黃花酒:菊花酒。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西京雜記》卷3(晉-葛洪):“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九日閑居并序》(東晉-陶淵明):“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荊楚歲時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 追歡:尋歡。《……重九日宴集》(唐-裴夷直):“重九思嘉節,追歡從謝公。”筋力:體力。《禮記-曲禮上》:“貧者不以貨財為禮,老者不以筋力為禮。”《侍宴》(南朝宋-沈慶之):“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岡。” 醉眼:醉后迷糊之眼。《夜聽搗衣》(北周-庾信):“花鬟醉眼纈(xié),龍子細文紅。”(花鬟:美發。龍子:蜥蜴別名。)《閿鄉送上官秀才……》(唐-岑參):“醉眼輕白發,春夢渡黃河。” 【大意】從前重陽節要喝菊花酒,如今已是滿頭白發的老翁。登高望遠雖然都是同一個日子,飲酒狂歡的體力已大不相同。弟妹離散,只能在悲傷的歌里唱起。國家慘不忍睹,只能以醉眼相看。中原戰亂未平,吐蕃又寇關塞,今天這個重陽節啊,真是讓人愁思無窮。 【詩意串述】這是一首重陽登高詩。前二聯寫登城。以前重陽節,少不了登高望遠,更少不了黃花酒。如今年紀大了,雖還是望遠,飲酒追歡的體力不行了。后二聯寫望遠有感。遙望遠方,首先想起弟妹,可惜弟妹離散各地,音信不通,只能在悲傷的詩文中提及。接著又想起國家。國家狀況慘不忍睹,只能醉眼相看。向北望,中原戰亂尚未平息。向西望,西部吐蕃頻頻寇邊。今日登高望遠,真是國愁家愁,愁“意無窮”啊! |
|
來自: 小河西 > 《杜詩解讀(卷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