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讀記 (小河西) 此詩作于寶應(yīng)二年(763)春,時杜甫客居梓州。郪縣為梓州州治,也是東川節(jié)度使治所。李判官、武判官或均為東川節(jié)度使判官,名不詳。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杜甫) 憑高送所親,久坐惜芳辰。遠水非無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隨處發(fā),官柳著行新。天際傷愁別,離筵何太頻? 所親:親人;親近的朋友。《史記-魏世家》:“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喜達行在所》(杜甫):“所親驚老瘦,辛苦賊中來。” 芳辰:美好的時光;指春季。《梁元帝纂要》:“春曰青陽(氣清而溫陽)……辰曰良辰、嘉辰、芳辰。”《對酒》(梁-張率):“誰能共遲暮,對酒惜芳辰。”《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唐-陳子昂):“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著行:排列成行。《裴常侍……》(唐-白居易):“畫屏風(fēng)自展,繡傘蓋誰張。翠錦挑成字,丹砂印著行。”《淮南送司勛李郎中赴闕》(唐-羅隱):“南都水暖蓮分影,北極天寒雁著行。” 離筵:離宴。《早春潤州…》(唐-孟浩然):“歸泛西江水,離筵北固山。”《送鐘評事應(yīng)宏詞下第東歸》(唐-錢起):“勸君稍盡離筵酒,千里佳期難再同。” 【大意】登高送別親近的朋友,久久坐在一起,珍惜這美好的時辰。遠方的水并非沒有波浪,他山自有他山之春。野花隨處可以生長,官柳排成行顯得更有生機。在天涯之處傷心地離別,離別的酒宴咋就如此頻頻! 【詩意串述】這是一首送別詩。郪城西原送別兩位判官。首聯(lián)總寫送別。登臨西原送親近的朋友,久久不散,珍惜這相聚的芳辰。中二聯(lián)是囑語。遠方的水也有波浪,但遠處的山也有春天。野花在任何地方都能生發(fā),官柳排成行更顯得生機勃勃。也許二人要到成都謀職。杜甫告訴他們:有困難(非無浪)。有機會(自有春)。要能吃苦(像野花)。要相互幫助(排成行)。末聯(lián)嘆離別。也許最近參加了不少離宴。杜甫感嘆:在這天涯之地,咋還有這么多離宴這么多離愁別恨!這首詩中二聯(lián)的諄諄囑咐很精彩。 |
|
來自: 小河西 > 《杜詩解讀(卷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