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四柱論命,干支為骨肉,陰陽是靈魂。故此,陰陽是可以干支生克制化的源泉,陰陽之氣,是貫穿著所有干支。 也就是說,四柱中的任何一種天干或者地支,都是陰陽的合體。我們區別的只是究竟是陰氣占的多點,還是陽氣占的多點。 天干的陰陽屬性,相對比較簡單。一種習慣的分類,那就是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從甲數1開始,一直到癸10。 那就是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其實,就五行體像而言,還可以分為: 甲乙木屬于少陽,丙丁火屬于老陽,庚辛金則為少陰,壬癸水則為老陰;戊己土則為陰陽各半,代表中性。 比較復雜的是地支,習慣的分類方法,還是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從子1開始,順序數到亥12。 那么,地支“子、寅、辰、午、申、戌”,則為陽也,其性動,其勢強,其發至速,其災祥至顯; 地支“丑、卯、巳、未、酉、亥”,則為陰也,其性靜,其氣專,發之不速,而否泰之驗,每至經年而后見。 也有按照地球運轉的陰陽交替來分的:比如,地支以子至巳為陽;午至亥為陰者。依據就是從冬至開始陽生,夏至開始陰生。 也有按照季節來論陰陽的,春天的寅卯辰至夏天的巳午未為陽;秋天的申酉戌至冬天的亥子丑為陰者;其依據就是木火為陽,金水為陰也。 也有按照晝夜來分陰陽的;認為以卯酉為界,酉、戌、亥、子、丑、寅為陰;卯、辰、巳、午、未、申為陽。依據就是卯時太陽初升,酉時太陽落山。 有人要問,上述干支陰陽屬性的分類,誰是對的,誰是錯的。筆者的回答是,如果你這樣的提問,其本身還是源于對易理看問題的訓練不足罷了。 因為,上述的陰陽分類方法,都是對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就看你如何使用,分析問題的具體對象,以及他們所處何種環境。 比如,按照奇數、偶數的分類,是源于分析事物動靜、剛柔性質,對于命理中人事關系的描述,那就離不開了。 比如,按照季節、節令來分類,則是描繪人、事、物本體,在不同節令與季節的陰陽屬性。對于運用月令,分析五行旺衰體性很有用處。 自然,利用晝夜,或者太陽的出沒規律對于陰陽屬性的劃分,則對于時辰的分析,則更為有效。 就地支生克制化力量來說,有人把子午卯酉視為陽,寅申巳亥則為陰,辰戌丑未則視為陰陽一體之物。原因,就是動靜作用的分類。 就干支生克制化力量關系而言,也可以作如下分類:那就是,壬癸水屬陰,丙丁火屬陽;而甲乙、庚辛、戊己則為中性。 其依據就是,因為命理中兩至(至陰、至陽)的體性;而少陰少陽,則陰陽屬性不太明顯。 認識這種陰陽分類,對于干支相互生克關系,會有比較具體的、精細的理解,某種程度上可以開闊認識干支生克力量變化視野。 一、干支分類中陰陽至性的陰陽分類,決定的干支生克規則; 1、同性能夠共存而且互旺,不存在相克屬性。 在同性內部出現合的關系時,因多了一次陰陽力量上的轉換,以合絆受傷論之。壬癸水見亥子丑辰論通根關系;丙丁見巳午未戌論通根關系。 陰性水能夠共存,亥子丑辰共存互旺,辰丑土不克水,辰丑土有扶水之意。子水見丑土,因合而發生了一次陰陽力量上的轉換,以合絆受傷論之。 陽性火共存,巳午未戌共存互旺,未戌土不泄火,有扶火之意。午火見未土,因合而發生了一次陰陽力量上的轉換,以合絆受傷論之。 中性陰陽的甲乙見寅卯論通根,庚辛見申酉論通根,戊己見未戌土論通根(未戌土陰陽屬性的雙重性)。 天干與地支間同性陰陽作用,即凈陰、凈陽作用才論通根關系,并且干支間有互旺之意; 異性陰陽作用,即干支間陰陽作用不論通根關系,辰丑土決不為戊己土之根,寅卯木不為丙丁火根,申酉不為壬癸水根。(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