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育制度要與社會發展情況相協調,永遠都在更新與變化當中,隨著近年來經濟和社會大環境的變化,我國的教育模式和制度也在不斷發展中,其中,中考和高考的變化是最受學生和家長關注的。 2021年不僅是高考改革的關鍵時期,也是中考改革的建設性階段,教育部出臺相關規定,要求實現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的1比1招生,50%的學生進入普高,另外50%進入職高或者技校,在理論人才之外,也加大對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中考分流政策,讓家長們擔憂不已? 這一規定發布后,家長們對此擔心不已,和普通高中相比,幾乎沒有家長愿意孩子上職高或者技校,雖然這些也是學校,但進入職高或者技校的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喪失了高考的機會,更不用說考入重點大學了。 而且中考分流政策公布后,中考錄取率再一次降低,由原來的60%左右降低到50%,對于現在及以后初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中考壓力更大了,要考上普通高中也比以前困難,重點高中就更不用說了。 初中階段的學生們大多心智還不成熟,并不能清楚領會到中考分流意味著什么,但家長們卻完全明白,所以對這一政策異常擔憂,好在隨后教育部又出臺了新的規定,家長們擔心的問題終于要得到解決了。 教育部新規,預計2023年實現100%指標到校? 在家長們的強烈呼吁和請求下,教育部出臺了新的政策,能有效滿足更多初中生進入高中學習的要求。 官方明確表示:各地應從2020年起逐步提高招生計劃分配比例,到2023年實現100%指標到校。 簡單來說,教育部門的意思就是各地重點高中的招生名額,需要按照相應的份額,發放給本區的初中學校,實現重點高中招生名額與初中學校的銜接,不浪費任何一個珍貴的名額,讓更有學生有機會進入重點高中學習。 當然了,這個名額并非平均分配,每所初中學校拿到的名額都是不同的,學校拿到名額指標后可以自行分配,合理安排在應該得到該名額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指標到校”。 這一規定的發布,讓學生和家長們開心不已,100%指標到校意味著中考壓力有所降低,而且學生們能進入重點大學的機會更大了,假如重點高中給到某所初中50個名額,就有50人可以進入對應的重點高中,即使學生的成績沒有達到分數線,也可以進入該重點高中。 100%指標到校后,學生更應該努力學習? 這一政策的出臺,其實和普職高1比1招生并不沖突,雖然給了一部分初中生進入重點高中的機會,但中考錄取率并沒有提高太多,而且每所初中能拿到的重點高中指標名額都有限,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100%指標到校全面實行后,初中學生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只要努力學習達到重點高中的標準,順利拿到學校給出的名額指標,即使中考的時候發揮失常,也可以如常被重點高中錄取,相當于為進入重點高中多了重保障。 作為初中生監護人的家長們,更應該從自身做起,樹立培養孩子好好學習的目標,即使最后未能進入重點高中,也增加了進入普通高中的機會,很有可能就此徹底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否則以后可能就少不了被孩子“埋怨”了。 初中年級的學生,怎樣提高學習成績?? 第一步:提高上課效率 和高中階段不同,初中年級學習的知識大部分時候是比較“死”的,只要學生愿意付出努力,腳踏實地學習,想要提高成績難度并不大。 無論在哪個學習階段,提高上課效率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初中年級,聽課效率高的學生在課上已經掌握了大多知識點,只要課后認真復習,提高學習成績輕而易舉,反之很可能就是事倍功半了。 第二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提高聽課效率之外,學生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習慣成就好性格,好性格成就好命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對以后的長遠發展也有很多好處。 第三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初中年級的學生不僅要重視文化課知識,也要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特別是中考改革后,體育在中考的分值越來越大,美術和音樂后期也要劃入中考范圍,假如學生只有文化課成績出色,其它表現一般,也很影響中考時的競爭力,而且重點高中的大多只會給到全面發展的學生手中。 |
|
來自: 昵稱p2F4g1IK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