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歷史中,成大事者無外乎兩種人: 一種是上層的貴族,如楊堅、李世民,甚至后來的朱棣。 一種是底層的流氓,如劉邦、朱元璋。 但就是沒有中間的文人,這一撮人頂多就是當個師爺、做個幕僚,出點主意、使點計策,但就是沒有出頭當領(lǐng)袖的。 為何會這樣? 是不夠強嗎? 不是。 你看蕭何,一開始的地位還比劉邦高,他可是主吏,劉邦就是一市井無賴。 是不夠聰明嗎? 也不是。 你看范增、劉基、甚至是姚廣孝,都是人精。 那是為何? 我覺得這關(guān)乎兩點——本錢和見識。 (二) 貴族有什么? 有本錢、有見識。 之所以敢為天下先,首先是因為本錢大,本錢一大贏面就大。 那些賭場為何穩(wěn)定盈利?不是因為他們搞鬼,是因為大數(shù)定律及本錢大,有本錢就能不下牌桌能無限游戲,這樣他們就是穩(wěn)贏。 再加上貴族們見多識廣,見過大世面膽子就大。 你看在秦始皇游稽山時,項梁帶十幾歲的項羽去看熱鬧,項羽怎么說的? 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 這口氣,就像這皇位唾手可得一樣,這位始皇帝,也沒什么了不起,故可以隨意稱之為“彼”。 當然了,這里面有項羽的英雄氣和自信,但這自信和英雄氣里,難道沒有從小就見識多廣的沉淀在里面? 我覺得有。 這就像我見了官就會打哆嗦,而官的秘書就會鎮(zhèn)定自若,這主要是我見得少,他天天見而已。 有了本錢和見識,那個頂峰就成了可以跳一跳、能夠著的甜葡萄。 吃著葡萄的人也只是有本錢、有見識,你有的這兩樣我都有,那么: 和尚能摸,我摸不得? 所以歷史上的貴族們就為了那頂峰前赴后繼、樂此不疲、死而后已,都想去摸一摸。 (三)流氓有什么? 沒本錢、沒見識。 按道理,只要有一口飯吃,這些市井盲流是不會想著去干這事的,但逼到無路可走了,就剩那一條路了,沒辦法。 而正是因為沒本錢,流氓就沒有顧忌地敢賭。 反正是無本生意,反正老子一無所有,輸了也就是回到一無所有,但贏了就是大小通吃,雞犬升天了。 雖然概率小點,但賠率實在是太高了,就像現(xiàn)在手拿兩塊錢心懷五百萬的彩民一樣。 也正是什么都沒有,能出來挑頭的必然是膽量第一,你想,他沒有家財就不怕破產(chǎn),沒有職務(wù),就不怕丟官,沒有地位沒有見識就不怕丟人。 他們還有什么可怕的? 怕死? 笑話,誰不會死?不就是死無葬身之地嗎?可他們生的時候就沒有地。 你看朱元璋,一個月之內(nèi)父、母、兄長、侄子都餓死了,拖著尸體到處走,想找塊地方去安葬他們都沒有。 哪里有死無葬身之地一說。 怕不得好死? 餓死難道是好死?和被抓住后千刀萬剮有何區(qū)別?正所謂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只要能把皇帝拉下來,那就賺了,起碼能歷史留名,要是拉不下來,能把皇帝老兒嚇一跳,也沒算白活。 這是沒本錢,不怕死,敢賭。我們再看看他們的見識。 流氓天天在市井里晃蕩,自然也沒啥見識,你看阿Q,最大的見識就是見過趙太爺錢舉人的排場。乞丐能想到的皇帝生活就是換一根金扁擔挑糞,早餐想吃饃饃吃饃饃,想蘸白糖蘸白糖。 你再看劉邦,他其實是看見過秦始皇的排場,但他說的話就沒有貴族項羽的自信了。 他怎么說的? 嘆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滿心滿眼都是一個市井無賴對大富大貴的垂涎三尺。 也正是沒有見識,所以不曉得這條路的艱辛,正是一無所有只剩熊心豹子膽,各朝各代末年的流氓起事就多如牛毛,但比起貴族來,流氓在這條路上是億死一生,中國幾千年,舉大事者何止上萬,成事的也就一兩個。 我們再看文人。 (四)文人有什么? 有一點本錢、有一點見識。 這就夾在中間了,很尷尬。 有些薄產(chǎn)、有些家小,心想只要熬一熬,或許能好一些,用這些薄產(chǎn)去梭哈,那是舍不得的。正是這么“薄產(chǎn)”,讓中產(chǎn)們膽子變小了。 你看秦朝末年,當劉邦、蕭何、曹參把沛縣縣令殺了以后,誰當領(lǐng)導(dǎo)的概率比較大? 怎么排也排不到無賴加地痞的劉邦,蕭何是沛縣的獄警,曹參是沛縣的主吏,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和凝聚力都比劉邦強。 但他倆都是文吏,比劉邦“聰明”多了,帶頭弄不好就是殺頭滅族的事,這領(lǐng)導(dǎo)還是讓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劉邦來當,因為這是最“劃算”的:
劉邦,這才當了沛縣的領(lǐng)頭羊。 這是薄產(chǎn)的牽絆,讀書人當然還是有一個東西可以變現(xiàn),那就是見識。
所謂成者王侯敗者寇,流氓也能變成皇帝,到時自己豈不就是開國元勛?且當軍師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比如你給拿事者出一條計策,采用后成了,那是你獻計有功,如果采用后失敗了,那是你拿事者最后拍板的,與我何干? 你看我們開會時,那些雞賊的人總是嘰嘰喳喳,出各種主意,心里就是揣著這樣的小九九。 總之,中間的文人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有資產(chǎn)的,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但只要有了資產(chǎn)就忘不了、放不下,豪賭? 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那不劃算、不是最優(yōu)解。 (五)現(xiàn)代人群里,心理壓力最大的是哪類? 其實也是中產(chǎn),為了維護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不僅沒日沒夜地工作,且不敢出一點差池,對上要百依百順,對下要盡力維護,前后左右誰都不敢得罪,不然那僅有的一點點,就可能從手指尖滑落。 要拿這些“薄產(chǎn)”去創(chuàng)業(yè)? 這無疑是豪賭,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