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健在時的蘇聯核心權力圈,大體由馬林科夫、貝利亞、赫魯曉夫、布爾加寧和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米高揚等人組成。這些重量級的蘇聯重臣表面看沒啥不同,而內里還是有區別的,前四位是斯大林的紅人,而后四位斯大林并不十分信任。 斯大林去世的當天,蘇共中央召開會議,經過討價還價和各方妥協,最終由馬林科夫擔任新的部長會議主席;貝利亞位列蘇聯部長會議四位副主席之首并兼任內務部部長,掌管秘密警察和國家核導彈計劃;其余三位部長會議副主席依次為莫洛托夫、布爾加寧和卡岡諾維奇,其中莫洛托夫任外交部長,布爾加寧任國防部長,赫魯曉夫任蘇共中央書記,這時赫魯曉夫在蘇聯核心權力圈僅排在第6位。 沒隔幾天,馬林科夫辭去中央書記職務,赫魯曉夫等五人組成書記處。赫魯曉夫成為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但職責僅在宣傳和意識形態上,政治和經濟事務由馬林科夫和貝利亞掌管。 新的蘇聯核心領導圈組成人員,始終都處在政治漩渦之中,而且很多人都有過“大清洗”運動的經歷,也就是說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指認有罪而遭到清算,所以他們自己過得十分忐忑,而實際上也是暗流涌動,權力之爭在即。 1、首先遭殃的是貝利亞。貝利亞當時在黨內是僅次于莫洛托夫的二號人物,他之所以成為斯大林死后蘇聯權力斗爭的首個犧牲品,是因為他是斯大林“政治大清洗”計劃的主要執行者。斯大林死后,他擔任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和內務部部長,掌管著秘密警察和國家核導彈計劃,而且他對整個克里姆林宮高層的過去一清二楚。斯大林一死,這些人心里十分恐懼貝利亞。 貝利亞一上臺,就實施了一系列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大赦勞改營中數百萬被關押的政治犯,終止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俄羅斯化,恢復本民族語言,醞釀把東德和西德合并為一個中立的德國,等等。 貝利亞的所作所為遭到赫魯曉夫等人的強烈反感,認為貝利亞這樣搞遲早會搞死他們,于是在暗中與馬林科夫、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等人密謀除掉貝利亞。 就在斯大林死后三個月零21天的克里姆林宮會議上,馬林科夫、赫魯曉夫等人突然一起向貝利亞發難,在莫斯卡連科、朱可夫等軍人的幫助下,渾然不知的貝利亞被逮捕。之后在1953年12月18日以叛國罪、恐怖主義和反革命罪處決了貝利亞。 此后赫魯曉夫等人如釋重負,再也不用為擔心自己因為在大清洗運動中的過錯而遭到清算了。他們相信貝利亞完全可以利用手中控制的各種材料,通過冤案平反把他們一個一個揭露出來,并置于死地。這也是他們齊心協力對付貝利亞的重要動因。 2、除掉了貝利亞后,馬林科夫的影響力逐漸在政府中顯現,而赫魯曉夫也在不斷強化擴大自己在黨內的影響,兩人的明爭暗斗便悄然開始了。 而赫魯曉夫比馬林科夫技高一籌,在與馬林科夫拼影響力的同時,開始讓法院調查團暗中追查1949年發生的列寧格勒案件。因為赫魯曉夫知道此案與馬林科夫有關,一定會把馬林科夫牽扯進來。同時,赫魯曉夫背著與布爾加寧、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米高揚等人串聯,爭得支持。 在1955年2月的最高蘇維埃會議上,赫魯曉夫及其支持者一起提出馬林科夫要對列寧格勒案件負責,最終馬林科夫的總理職務被解除。如此,赫魯曉夫又擊敗了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 3、赫魯曉夫順利拿下貝利亞、馬林科夫后,與莫洛托夫的矛盾進一步加劇。莫洛托夫不滿赫魯曉夫的墾荒政策、住房政策,同時在對南斯拉夫的問題上也有嚴重分歧,這樣莫洛托夫就成為赫魯曉夫要搞掉的下一個目標。莫洛托夫是斯大林班底的老資格,是斯大林領導班子中的二號人物,斯大林死后,成為黨內的一號人物。 在1955年7月的全體會議上,赫魯曉夫和主席團成員集體圍攻莫洛托夫,莫洛托夫見狀只好認錯,這樣他的聲望和影響力大降。而赫魯曉夫并未立即清算莫洛托夫,還讓他擔任外交部長和主席團成員。 4、緊接著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也被赫魯曉夫擠出核心權力圈。 1956年2月24日,赫魯曉夫做了對斯大林時期的政策及其個人崇拜激烈批判的秘密報告,此報告一出不僅攪亂蘇聯國內以及東歐國家,也這震驚了整個世界。加之赫魯曉夫的政策引發了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很多問題,使其聲望大損,與此同時反對他的聯盟也趁機形成。 在1957年6月18日召開的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等人提出要撤換赫魯曉夫的建議。經過4天的討論,最終通過了解除赫魯曉夫黨中央第一書記職務的決議。 然而,赫魯曉夫畢竟久經沙場,所以在這關鍵時刻,他沒有服從主席團7:4的決議,提出召開蘇共中央全會來決定。在中央全會上,朱可夫指責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在大清洗運動中的罪行,結果最終擊敗了反對赫魯曉夫的聯盟,中央全會把他們定為“反黨集團”,決定撤銷他們的中央委員和主席團委員的職務,驅逐出中央主席團。 就這樣,這三個重要人員都被擠出蘇聯權力核心圈,馬林科夫當了一個水電站站長,莫洛托夫到蒙古任大使,卡岡諾維奇成為一個制鉀廠的經理。而赫魯曉夫作為蘇聯國家領導人的權利和地位得到了鞏固加強。 5、在危機時刻幫助赫魯曉夫清除“反黨集團”的朱可夫,成為了主席團的重要成員,威望漸高,這讓赫魯曉夫產生疑心和忌憚。后來,赫魯曉夫在一些軍隊要員的支持下,最終撤銷了朱可夫國防部長職務。 赫魯曉夫就是這樣一路靠權謀走上了蘇聯最高位的,但他的得意部下謝列平、波德戈爾內和勃列日涅夫確實得到了他的真傳,用了他曾經用過的手段,趁其休假聯合撤銷了他的一切職務,逼迫他“退休”,最終使他憂郁而終。真可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