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 茶宴又稱“湯社”“茗宴”,是用茶宴請和款待賓客的一種形式。具體而言,是用茶葉、茶湯及其加工品為原料制作的菜點,也就是茶膳組合而成的宴會。 在中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中,茶不僅是一種健康理想的飲料,而且可以茶入饌,配合其他食品原料制作成為茶食品,諸如茶糕、茶餅、茶羹、茶面條、茶葉蛋等。這些含茶食品,統稱謂之茶膳。 茶膳是茶味道上的多層次,審美上的多樣化。茶膳也由此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烹飪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茶宴、茶膳除了制作精美、口味獨特、味道帶有茶的芬芳之外,還有很多益于人體健康的成分與功效。以茶入饌可以有除膩降脂、延年益壽、減肥健美、提神健胃、幫助消化等多種功效,是健康的綠色食品。 中國不僅是茶的原產地,而且也是茶膳最為發達的地方。豐富多彩的含茶菜點充滿茶之芬芳,既豐富了國人的餐桌,也展示了中華民族精湛的烹飪技藝。 茶宴的發展茶宴發展過程中的表現形式從古至今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是以茶果、茶點搭配飲茶來宴請賓客。用茶佐以宴會上的食物,是最早的茶宴雛形,始于三國時期的吳國。廣州的早茶,以烏龍茶和紅茶搭配點心作為早餐,是茶宴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到廣州旅游的一項重要旅游體驗。 二是以清飲茶湯來宴請賓客。主要是以茶待客,多運用于文人聚會和寺廟宗教場合,和宗教文化聯系較為緊密,例如,宋朝時期的徑山茶宴寺院里的茶宴,多在僧侶間進行。文人好友之間自行發起的品茗談天,也可稱為茶宴。據北宋朱彧《萍洲可談》記載,當時“大學生每有茶會,輪日于講堂集茶,無不畢至者”。 三是以茶為原料制作各類茶菜、茗粥等含茶食品來宴請賓客。元明清時期,“用茶做菜制食”之風大為盛行。元代忽思慧著《飲膳正要》載有各種茶食約20種。明代松江人宋詡所著《宋氏養生部》,堪稱是首都研究茶菜制作技術的專著,其卷一就有茶果和茶菜兩節專門的章節,說明這種形式的茶宴的歷史也是非常有悠久。當前西南地區的云南、貴州茶產區、以及四川、福建等產茶省份的茶區有一定的開發。這種形式的茶宴,在當代的發展是和地方特色的美食和旅游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福建茶宴,就地取材,在選取茶葉上,烏龍茶、紅茶,綠茶、茉莉花茶、白茶都納入菜肴。綠茶性涼,紅茶溫和,烏龍茶不涼不火,這樣,能根據客人脾胃的溫涼調適,各取所需,使各種茶的特色都得到體現和發揚。 茶宴的意境中國菜講究美食與美境的配合。茶宴最恰當、最適宜推廣的環境之一是茶文化旅游景區。在茶文化旅游景區,利用當地的茶葉研發特色茶菜、茶點,供旅游者品嘗,美食與美境相得益彰,能讓消費者在茶文化氛圍濃郁的環境中充分體驗茶膳的魅力和風味。在福建茶文化旅游中開發茶宴有著天然的優勢。福建青翠的山巒,湛藍的海洋,遍野的繁花,悠久的文化,山川海島都彌漫著清新茶香。本次設計的主題為“清新茶香,福建佳茗”茶宴。 設計元素解析整體臺面,在色調上以藍色為主色,象征清新福建蔚藍的天空。白色為輔色,晶瑩剔透,象征著水為茶之母,兩種顏色的完美搭配,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 主題裝飾物為茶藝仕女及飲茶環境,營造福建地區人民飲茶的悠然場景。荷葉狀的茶盤上,一位茶藝仕女正在沖泡福建烏龍茶,她神態平和,動作優雅,茶盤前古韻悠揚的古琴象征文人雅士聽琴品茗的高雅氛圍。茶藝仕女背后的中式插花旁有古亭一座,名為洗心亭,表達了茶能洗心、靜心的精神內涵。 ![]() 同時,還有一位站立的茶藝仕女,她手持茶壺,儀態端莊,正為各位來賓奉茶,展示了福建地區以茶待客的風俗特色。這一整幅優雅和諧的場景,展示了福建人慢節奏的飲茶生活,讓各位來賓暫時回歸清新寧靜的山林中,放松心情,讓茶香沁人凡塵,洗滌煩惱,享受青山綠水和好茶。酒具選用的是成套成比例的高腳杯,美觀大方。餐具選用的是青花紋的整套餐具,與桌布顏色相搭配,烘托出福建茶湯香飄四海的氛圍。椅套為白色,外形莊重大方,讓人看起來更加整潔舒服。 ![]() 菜單設計理念“清新茶香,福建佳茗”茶宴,獨具福建茶的幽香與神韻,味清不膩,食之齒頰留香。 ![]() 菜單以屏風為外形,古樸典雅,內側有四副飲茶風情圖。菜單的4道冷菜葷素搭配,l0個熱菜,2個湯,2個主食,最后還搭配2個飯后甜點。菜品選擇新鮮醇正的原材料,注重營養均衡和養生功能。 菜肴名稱文雅又緊扣主題。運用了福建著名的巖茶、紅茶、烏龍茶、白茶、茉莉花茶、綠茶,展示了福建豐富的茶類品種。利用茶汁,或利用青葉,或以茶為主料,或為配料,入口清香,味道好極。 ![]() 菜單中水仙茶為福建武夷巖茶也是武夷名茶,八仙茶、白芽奇蘭的產地分別為漳州的詔安和平和,為閩南名茶。黃金和翠玉命名吉祥,有金玉滿堂的意義,同時黃金桂和翠玉都是茶品種名,來自福建和臺灣,其中的黃金桂原產于安溪虎邱羅巖村。翠玉茶產自臺灣南投縣名間鄉,在福建漳州也有種植。正山小種、金駿眉屬于紅茶和大紅袍、鐵羅漢屬于烏龍茶,都產自武夷山,色澤都紅艷光亮,使得菜品色彩誘人。 ![]() 白琳功夫產自福建福鼎白琳地區、政和工夫政和縣,是著名的工夫紅茶。永春佛手是閩南名茶,產自泉州永春縣。茉莉花茶是福建省會福州的名茶,歷史悠久,清芬淡雅。金萱為臺灣引種,現在在漳州茶區種植,白牡丹是福鼎白茶的精品。寧德的天山綠茶,產于閩東天山山脈。這些福建名茶,與福建美食相結合,讓大家在茶宴中感受福建的清新靈秀。 ![]() “清新茶香,福建佳茗”茶宴菜單
![]() 茶文化旅游中茶宴的設計,是一種人們的文化需求與文化消費,也是旅游深度開發的一種方式。 ![]() (安根團隊摘自朱櫻:福建茶文化旅游中茶宴的設計) ![]() 安根團隊,20余位各領域農業專家,提供成熟的土壤恢復集成方案、生態修復集成方案、農殘解決集成方案和生態農業社會化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