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別人很容易,說自己就有些難了。 不記得是哪次聽課,有個老師講過這句話。具體的背景是她常會在見到某些上了年紀但看上去很年輕的人面前表達一種贊賞,您看上去很年輕呀。說出來她感覺這種相互之間的距離在拉進的話語沒感覺到不適合。可是,后來當有人見到她,對她說同樣的話時,她說,發現別人表達時,她會有一種感覺,難道我老了?你這么說。 這個很有意思。 就是我們常常會覺得很理解別人的角度講的話,其實并不一定是真的會被別人接受,這里面有同理心,也有一種對方的是否有良好心態的先決條件。 舉個例子。這一段時間,我媽身體不太好,先是膝蓋腫,疼,然后前一段時間又住院,胸膜炎和高血糖,我們雖然不管怎樣去安慰和勸服我媽,要接納自己的這些不舒服的病癥,然后慢慢地調理,她還是會在眼深人靜時輾轉反側,一方面病痛讓她難以靜下心來,另一方面她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身體非常健康的人怎么就會得這些毛病呢?還有一方面,來看望她的人帶來的消息一方面是關心,另一方面帶來雖然可能是一些因為擔心而產生的擔憂,卻讓病人心理負擔很重的消息,比如,有人說,糖尿病造成很多人眼睛瞎掉,腿爛掉,這些因為自己不積極治療,也不認真對待最后出現的非常不好的后果,把病人嚇得半死的消息。 人的心態想調整得很好,太難了,首先,作為一個健康的人來安慰生病的人,他覺得你沒有經歷過,你只會說些很沒有意義的空話,其次,他的心理上充滿了對病痛的恐懼,和對自己會有這樣那樣后果的擔憂,就很難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生活。 有一次,聽到一個廣播節目,是好多年前的事情,有一個奶奶帶著8歲的孫子,孫子不幸得上了肝炎,這個奶奶給電臺打電話,她說,因為這個病,她訓斥孫子,她很生氣。當時那個接電話回應的大夫就說, 孩子生病已經很難受了,很害怕了,你怎么能訓他,你幫著他樹立信心好好治療,調理呀。這個事印象深刻,是因為慢慢地發現生活中很多事情,我們都會像這個奶奶出現這樣的狀態,和我們預料相反的或者不好的結果出現時,我們會因為恐慌而怪罪到自己,自責,自責是一種非常消耗能量的情緒,深深的陷入對自己過去所作所為的一種譴責中,不能正確積極地面對現狀同時也很難去調整心態走向未來。 似乎扯遠了。 當下不雜,在遇到具體的事情,個人經歷現實的種種時,是多么艱難才能做到的一種心理狀態呀。 在醫院陪著我媽住院時,尤其是測血糖那一晚上,每隔半小時就要起來,從最開始的還算有點精神,到最后叫我媽起來,然后看著她本來還比較壯實的身軀在病房走廊中間,有些微弱的燈光下,有些步履蹣跚的樣子,竟然讓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贖》中那些常年關押的人,他們對生活已經了無希望,有幾秒,有一種酸楚的感覺。但是作為一個在病人身旁的旁觀者,我更希望的是,我首先能正視她的病癥的事情,而不是自己陷入一種情感的漩渦,似乎在感同身受,卻莫名會帶給病人一種更大的情緒波動。 幾乎我們姊妹還有來探望的人,都會對我媽說,你要減肥呢,關于膝蓋痛,是因為身體自重太大壓迫膝蓋,血糖也高。其實,現在想想這些話,說的蠻輕松,實際上毫無一種正向積極的引導,看似關心,有些無情,像是在責備她先前的生活不夠科學。 此刻,靜靜地坐在電腦旁,細細想,對于一個上過小學三年級學的現在六十七歲的老太太,我們這些人說的話,真心沒有多少鼓勵,也沒有提出什么建設性意見,泛泛之談,只會增添她的一種負疚和自責,覺得她自己不好。說心里話,我媽是一個很好強的人,她倔強的認為自己很年輕,因為我家樓后面有一對老夫婦,年齡比我媽大一輪,但是身體非常好,沒有什么這樣那樣的毛病,老媽就認為,她要每天出去多多走路,使勁走路,這樣就不會生病,認為自己是鍛煉了,我曾經對她因為膝蓋腫脹,建議她少走,以多種方式來活動,她雖然聽著,但并沒有接納,一個人長期以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想改,首先身體和心理上都不想說服自己,怎么可能去調整呢?另外,固執地認為,自己很好,想不通自己得糖尿病的事情,很難接納,所以,心態上就比較難克服這個病癥,對于我媽來說,或許要很長時間才可能接納,才能慢慢調整身體。 這也不怪她。 當很多事情和現象出現后,其實作為旁觀者,如果主觀者不能自主調整自己,那么就需要我們科學引導,比如讓我媽吃的科學些,就不能泛泛地說,你不能吃淀粉類,高糖分的,而是給出具體的建議和引導,比如,老媽你不能吃饅頭超過多少,更或者拿出一個科學的飲食配方,指導她來建立良好的飲食結構,慢慢調養她的身體。另一方面,關于她膝蓋痛是因為自重引起,以及以前過量走路磨損造成,還是需要教會她一些其他的運動方式,不斷地鼓勵她,做成一小步就要表揚她,積極引導她。 前幾年得知好友的母親得了大病,短時間的難過之后,他母親積極地治療,然后又開啟了四處游玩模式,讓我深深敬重,要知道這位老人也是因為長期干重活,腰椎有一部分粘合,后來檢查發現了更可怕的大病,如今這么幾年了老人除了積極配合治療,還盡可能地做家務,四處游玩。 我其實不太想給我媽講這個例子,人與人不同。我媽年輕時也很能干,有沖動時的那種沖勁的能干,但是我知道她的內心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是基本上停留在了十四歲來新疆給哥哥姐姐帶孩子時的那個狀態,過了這么多年,無論遇到什么事,先想到的就是不好的后果,然后很長時間睡不著覺,想不通遠遠大于去接受與她期望相反的現象。所以,對于我媽這樣的情況,說是心態不好,不如說,帶著她慢慢去適應當下生活可能更好。 人,這一輩子會和不舒服,難受,疼痛在一起,除了生活本身之外,還有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要面臨的身體機能慢慢老化的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狀況,看著在你面前談笑風生的人,你或許很難想象他在人后如何面對自己的病痛,而他總是笑著,至少在他人面前。 你若沉默,請出于愛而沉默; 你若發聲,請出于愛而發生。 這個世界,如果是因為愛,表達你的一言一行,或許每個人都會覺得很幸福。 二月我們聊聊,生活中,細枝末節,我們碰觸的或許不是當今熱點,卻總能探尋到內心深處的一抹柔軟,喜歡,就點擊下面的“在看”,有共鳴,不妨贊賞哦,也希望大家能多多留言,一起聊聊生活,說說理想,感恩您一直都在。。。。 |
|
來自: 新用戶0005wgf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