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體當做一部精密儀器,那身體的每個器官就相當于一個個零件。 特別是肝臟、腎臟兩個器官,它們的作用非常大:一個負責“解毒”,一個負責“排毒”。 但這兩個器官又被人稱為“沉默器官”,就算“傷了”“損了”,我們都很難感覺到疼痛,更別說能發現疾病了。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雙手會替肝腎“說話”,想知道肝腎是不是健康,看看手就知道了。 手出現4個變化,是肝腎在求救! 1、手掌發紅 一般人的手掌心血色都是白里透紅的,氣色看起來也比較均勻。 如果肝臟表皮發生破裂、肝功能衰退或患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癥的時候,手掌會變得紅白相交,而且血色比較不均勻,大拇指和小指根部的大小魚際處出現片狀出血的現象,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肝掌”。 來源:網絡 這是因為,人體產生的雌激素主要由肝臟滅活,如果肝功能長期不好,會導致體內雌激素蓄積,使得皮膚不同程度地泛紅。 2、蜘蛛痣 當人體含有的雌激素太多,雙手皮膚上可能還會出現一個個狀如蜘蛛的紅色血管痣。 來源:網絡 當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人雙手出現了較多的蜘蛛痣,或者蜘蛛痣明顯變大時那就更值得注意了。 這很可能是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預警信號,此時務必馬上到醫院檢查肝功能和做肝臟B超,排除惡性腫瘤及各種導致肝功能衰竭的疾病。 通常來說,蜘蛛痣數目越多,個頭越大,特別是出現在男性身上時,肝硬化的可能性越大。 3、皮膚變黃 當肝細胞受到損傷時,攝取、結合和分泌膽紅素的能力就會有所降低,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相對就會升高,人的皮膚、指甲、舌苔,甚至眼睛都可能會出現發黃的情況。 所以,如果觀察到雙手皮膚出現黃色,可能是肝臟出現了炎癥,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并治療。 同時也要注意一點,當人體攝入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的食物(如南瓜、木瓜、胡蘿卜)之后,皮膚也會變黃,一般停止攝入就能恢復,而肝臟發炎則不會恢復。 4、雙手水腫 身體水腫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只是晚上沒睡好的表現,或者是睡前喝太多水了。 這的確是原因之一,但當腎臟代謝變慢,身體水分無法及時排泄出去,也會導致雙手浮腫。 說完了肝腎求救的一些表現后,我們當然要說說怎么來調補肝腎啦。 想要肝腎好,這3件小事你千萬別忽略—— 想要肝腎好,3件小事別忽略 1、多吃補肝腎的食物 我們生活中有不少滋補肝腎,調養氣血的食物,日常飲食中多吃一點,能有助于調理肝腎,這里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常見的: 養肝食物:枸杞、韭菜、柑橘、菊花、菠菜等等。 養腎食物:黑豆、黑芝麻、黑米、板栗、核桃、山藥等等。 2、少憋尿 憋尿是既壞肝又傷腎的行為。 人一憋尿,尿液只能潴留在體內,產生大量有害的代謝廢物,這無疑給負責解毒的肝臟增加了負擔。 而且憋尿還會讓膀胱內壓力增高,導致尿液(可能含有細菌)逆流回輸尿管和腎盂,引發急性腎盂腎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所以,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該上廁所就上廁所,切忌憋尿。 但也不要為了避免憋尿而少喝水,每天喝1600~2000毫升水反而有利于肝腎更好地排泄出有毒代謝物。 3、常按揉穴位,助眠、調理肝腎 明代醫家李中梓所撰的《醫宗必讀》中講:“東方之木,無虛不可補,補腎即所以補肝;北方之水,無實不可瀉,瀉肝即所以瀉腎?!?/span> 肝腎這兩個部位常常是相輔相成的,常按揉這兩個穴位,可以互相調補: 肝俞穴 捶打刺激肝俞穴,有疏肝理氣、養肝補腎的作用。 取穴:采用正坐姿勢,從低頭時最高隆起處那塊骨頭算起,第九個突起下方左右各兩橫指寬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操作:每天捶打、按揉此處2次,每次5分鐘為宜,力度要適中、節奏有規律,以自身感到舒服為準。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十總穴之一,常按可以溫壯元陽、調動機體潛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取穴: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即除拇指外其余四個手指并起來的寬度)、脛骨后方凹陷處。 操作:按揉或輕輕敲打三陰交,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睡前拿艾條在距離穴位2~5厘米處灸15~20分鐘,穴位處感溫熱為宜。 #動動腦,不易老# 找規律,請問下圖問號處應該選哪個? ![]() |
|
來自: hercules028 > 《健康&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