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騰湖堪稱西部之海 睡蓮蘆葦美到一望無際 ——2021年南疆游記(十八) 入景區之前,導游提議,全團人員在刻有新疆博斯騰湖國家濕地公園的石碑前合影留念,大家歡呼著響應。各自找到最佳站(坐)位,擺出自認為最好看最有味道的pose,目的是讓所有人都能進入同一個畫框。我和幾位旅友席地坐在了最前排以降低高度,后面有的蹲著有的站著,在夕陽余輝之下,在新疆博斯騰湖景區上空藍天白云之下,個個展露出從心底發出的笑意,定格了這一時刻的美好。 看海報介紹,這處蓮海世界系博斯騰湖西南部一個小湖區,水域總面積約400多平方公里,我國最大的野生睡蓮群和40萬畝自然蘆葦傍水而生,是野生睡蓮的美麗天堂和中國“葦之戀”微電影拍攝基地。這里是面積最大且蘆葦面積也最大的國家濕地公園,看來,這里除了淡水湖里藍格瑩瑩的水及水中的淡水魚之外,其余的風景當數睡臥于水里的蓮花和與水共生的大片蘆葦了。 進入景區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蓮花雕塑,它像一位妖嬈的少女歡迎我們的到訪,雕塑對面是一個彎彎的木櫊柵廊道,我們分別在其下方照了相。繼續前進,看到用蘆葦秸桿扎成的魚形塑像,近前看原來是一條小船,小船的烏蓬便是魚的肚子,足可以容得下幾個小孩子進去捉迷藏了。再前行就是蘆葦和睡蓮的世界,我和華先在蘆葦蕩前就著黃昏柔和的光線拍了很多照片,然后急匆匆趕往中央廣場高高立著的景區瞭望平臺。 這座平臺好高,踏步臺階拐了好些個彎,上到最頂層平臺,極目四下,是一望無際的蘆葦叢和睡蓮群。其中被工作人員打理成一小塊一小塊方方正正的睡蓮或者蘆葦,就像是我們陸地上的一塊一塊的莊稼地。只不過這里的“莊稼地”底色是湖水澄澈的藍,顯得更鐘靈毓秀,儀態萬千。 此時天色將暗,夕陽將最后一抹余輝灑落在這片遼闊的湖面。我一回頭,驀然看到平臺扶手欄桿上掛著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边@首詩描摹的不正是眼前之景色嗎,如果我再贅述,恐怕只能是畫蛇添足了。 回返,再一次路過進門時的那道櫊柵樣式的長廊,我和華再一次拍了照片。由于天晚,園內已無多少游人,華著一襲紅裙,頭戴一頂小園帽,側身目視遠方,后面襯托著長長的廊道,看起來竟有一種孤獨和蒼涼。我玩笑著為她解讀這張照片:“華,看你這樣子,多么像當年的'昭君出塞’,看遠方表明你對未來既充滿了向往又飽含著忐忑,而背后長長的走廊卻寫滿了你對長安的不舍,前后左右的空曠靜寂顯出你的孤獨無依……”我正聯想得起勁,華打斷我:“快別說了,我要哭啦。”哈哈,一通瞎謅竟帶出許多人生曠味來。 地陪導游——小劉和小美 前面說起過,發生在地陪導游劉冰身上的一件事,讓我們領略到新疆與內陸的不同。這件事因各方因素作用,不僅在我們來疆的兩個團里發酵成為一個“事件”,而且牽連到山西和新疆兩地的兩個旅行社。 劉冰,女,年輕人,個頭高挑,齊耳短發,穿著職業,脖子上掛著標明身份的導游胸卡,一看就是職場白領,加上她的講話嘎嘣脆響,所以我對她的第一印象:這是一位聰明的年輕人。說第一印象,其實也是最后印象,因為在見過第一面之后就再沒有遇見,有關她的后續故事都是道聽途說得來。后面描寫或許與事實有出入,如有不妥,還請劉冰導游見諒。 開頭說起,劉冰接待我們的開場白是:在這塊土地上,無論發生什么事,我們都需謹記五個字——“這里是新疆”。由于我們此行一共60人,來疆的交通工具有火車也有飛機,按理說,來疆后火車游客一個團,飛機游客一個團是最好的。但事實并非如此,游客中絕大部分人在出發之前就約定好了A、B團,也就是說坐飛機的有A團也有B團,坐火車的也是一樣。接待的酒店入住是明確了A、B團的,且A團和B團的酒店并不在一起。 由于到達時間的不同,所以在協調A、B團成員和安排住宿時就顯得很混亂。山西方面的A團導游北國對接的是導游小美,劉冰對接的是山西B團導游,但兩個地陪導游劉冰和小美接站時也是按照飛機和火車而分。 可能是擔心忙中出亂,甚至游客走失的情況發生,劉冰嘴快,就“警告”了山西的A團導游北國:“如果你們的人走失了可不要來找我?!边@倒沒啥。北國說:“我們的人我來負責,不用你管?!焙竺娴臏贤ú恢p方說了什么,所知道的是,劉冰指著比她大二十多歲的導游北國來了句:“你為老不尊!”這一說可不得了,從此我們的導游北國可就記在心里了。(待續) 作者:又一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