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是生活中常見的家養動物之一,作為一種陪伴型寵物,貓咪時而乖巧可愛,時而高冷難馴化,喜怒無常卻深受人們喜愛。 家貓是由野貓演化而來,在馴化史上,家貓比狗經歷了更加漫長和艱苦的努力才脫離了野生世界。
考古學家認為,古埃及是家貓馴化最早的地區,大約在9000多年前,由于看重貓的捕鼠能力,古埃及人開始飼養和繁殖家貓。因此,家貓的馴化歷史,實際上也可稱為貓為人類滅鼠的歷史。 貓高超的捕鼠技藝,讓人類佩服不已,漸漸地在家養珍畜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成為民間極為普遍的家養動物之一。 因其性情溫順、形象軟萌,讓人心生憐愛之情,隨著經濟的繁榮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貓成為了人類最寵愛的伴侶動物之一。 不過,生物學家們認為,家貓并不像其他家畜那樣會過分依賴人類生存,只是在人類生活里看到了“機遇”,自愿進入人類生活,其實貓咪至今仍保留著獨立生存的本領。 貓,沒有被完全馴化成功貓,屬于哺乳綱,食肉目,貓科,寵物貓品種大約有200多種,大致可分為長毛貓和短毛貓。對于貓的形象,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短、圓、軟、暖,憑借這一特點,輕松俘獲了人類的寵愛。 養貓的小伙伴估計都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候無論怎么叫喊它的名字,喵星人總是擺出一副高冷、愛理不理的樣子,與狗狗的回應完全不同。有的人認為這是因為貓不能清楚地辨別出主人的聲音,也有的人認為或許是貓咪太懶了...... 然而,東京大學一項研究表明,絕大多數貓其實都可以辨別出主人的聲音,只是它們拒絕做出回應而已。
家貓的捕殺欲望并不會因為人類給了充足的食物而消退,貓是天生的“殺手”,據美國相關部門統計,47%的鳥類死亡事件都出自貓口。 而貓之所以不傷害人類,主要是因為人的體型太龐大了。 達爾文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一書中敘述,他曾看到不少家貓脫離人的飼養后,很快就野化且恢復其原始祖先的習性,而且很容易地和野貓交配產生后代。 人類很難完全馴化一只貓,幾千年來最大的馴養結果,只是多了一些有好看毛色的貓罷了。 此外,家貓并不指望人類幫忙尋找配偶,使貓交配是有一定難度的,即使是人類有計劃地干預,獲取胚胎也相對困難。 貓的繁殖能力和發情期貓的繁殖性能很強,是貓科動物中唯一一種沒有被列為珍稀或者瀕臨滅絕的動物。 貓的壽命一般為12-17年,小貓一般長到10-12月左右就已經性成熟,即可進行交配。母貓窩產仔數量驚人,一般每胎產4-6只,每年可生產3窩,倘若沒有人為干預,貓簡直可以稱為“行走的播種機器”。 強大的繁殖能力,再加上城鎮餐食類垃圾泛濫,使得野貓和流浪貓的戶外生存變得容易,數量激增成患,因此也涌現出不少組織專門收養流浪貓,并幫助其絕育。 現如今,愛貓、養貓的人越來越多,若沒有條件飼養小貓咪,為喵星人做絕育,已經成為文明飼養寵物的標志。 貓屬于季節性發情動物,通常會在春秋兩季發情,進入發情期的貓咪,近乎處于抓狂狀態,尤其是到了夜晚,此起彼伏的貓叫聲,猶如一陣陣嬰兒的哭泣聲,惹人心煩。 母貓發情時,會發出與平時不同的叫聲,顯得焦躁不安,尾巴不時高舉,仔細觀察還會發現它喜歡在物體上摩擦頭頸、打滾等。 此外,這時候的母貓,分泌物具有一股很強的氣味,有招引公貓的作用。 處于發情期的公貓,表現同樣與平時有所異常,食欲減退、尾巴倒向一邊,同時也會發出粗尖的叫聲。 發情期的貓看起來十分痛苦,不過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繁殖過程,對于母貓種群來說,才是懲罰式的。 母貓交配后,為何會無情攻擊公貓?貓咪發情持續時間約為3-7天,母貓要到發情后的第4-10天才會接受交配,大多選擇在夜間環境安靜處進行。 發情期的公貓和母貓,只有在雙方都認可時才會進行交配。然而,在交配結束后,母貓卻會有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不僅會滿地打滾,叫聲凄慘,而且還會轉過頭來狠狠地攻擊雄性。為何母貓會有這樣一種反常的行為? 貓的交配時間是十分短暫的,在繁殖過程中,公貓會緊緊跟隨母貓的步伐,看準時機上前咬住母貓的頸部。這一行為,可能會使母貓感到疼痛。 最主要的是,雄性貓科動物的生殖器官布滿“倒刺”,繁殖過程中會給母貓帶來極大的痛苦。然而,被咬住頸部的母貓動彈不得,發出凄慘的叫聲,默默忍受并懷恨在心。 一旦交配完成,若公貓不識相、依舊不離開,疼得滿地打滾的母貓便會發起攻擊。 這一現象與家貓的繁殖策略有關,母貓是刺激性排卵動物,需要通過交配刺激才能夠排卵。因此公貓的生理構造會比較特殊,否則就不能刺激配偶排卵,從而繁衍下一代。 自然界中,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不同動物會發展出適應自己所處環境的繁衍策略,最終目的都是傳宗接代,傳遞自己的基因。 --END-- |
|
來自: 檸檬豬nyzbh9re >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