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多少祖先前赴后繼為我們各個民族子孫后代打下了這廣袤的土地,創造了這無比輝煌的文化。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知識越來越普及,很多人對古往的文化歷史也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見解也跟以往的史觀都有所出入。很多人因為個人喜好導致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可以說得偏頗得很了,甚至歪曲史實。就功勞一說,我想我們應該了解,什么叫功勞?功勞是前代沒有做到甚至做不到的,今朝做到了,這才叫功勞!而不是動不動就這個功勞,那個功勞,甚至寫幾本書都叫做功勞了,這就牽強附會了。既然如此,我們明白了什么叫功勞,先繼承然后在前代基礎上再做突破,將祖產發揮到了極致,而不是為了求和平這送銀子那割地皮的,將祖宗打下的大好江山送的七零八落,給后代子孫留下一大堆費勁破事。結果和平沒換來,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永樂大帝看到了后代簽訂那么多不平等條約,送出去那么多銀子和土地,會怎么想???現在我們就功勞來分析一下,中國歷史上哪些王朝對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秦始皇 一、秦朝 秦朝雖然短暫,由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對中華民族的貢獻: 1、第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權 2、第一個將奴隸制社會推向封建社會的朝代,讓中國提早1000年進入封建社會,比歐洲先進1000年 3、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道路等等,都是前朝所沒有做的 4、修筑長城,世界第七大奇跡 5、第一次將嶺南,交趾等地納入版圖 二、漢朝 劉邦 漢朝分東漢和西漢,兩個朝代皇帝屬于親屬關系,但是并無多大關系,畢竟劉秀不是推翻西漢建立的東漢,而是推翻新莽政權建立的。漢朝對中華民族的貢獻: 1、第一次將北方游牧民族打得落花流水,將版圖推到長城以外的蒙古高原 2、第一次打通西域,漢朝的絲綢之路千古流傳,直到今天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 3、第一次將南越,東越等地開始納入祖國的版圖 4、經過秦代的焚書坑儒,漢代第一次大力整頓和發展漢文化,漢民族發展到了空前絕后的地步 三、隋、唐朝 李世民 唐朝是中華民族最耀眼的朝代,是中華民族最輝煌的時代。唐朝對中華民族的貢獻: 1、第一次發展朝貢體系,周邊小國都來朝貢 2、第一次進軍遼東,在攻打高麗時已經在滲透東北的發展 3、文化,軍事,繁榮無比,有別于秦漢,但是更高于秦漢 4、第一次將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用到治國,盛世隋唐,民族最耀眼的榮光 5、疆域比漢朝要大得多,將秦漢沒有涉及的西藏外蒙古高原都開始納入版圖,這是以往朝代沒做到的,另外隋煬帝開通大運河,降服突厥,等都是前代從沒有做到的。 四、宋朝 趙匡胤 宋朝對于前代來說,疆域不是很遼闊,甚至可以說是縮水了,但是宋朝屬于是唐末軍鎮的割據政權之一,所謂的遼國,西夏都是唐末的割據政權,只不是通過不斷地兼并到最后就剩下這三個大的政權而已,而宋代以衣冠漢統為正自居,形成了類似于魏蜀吳三國的格局。宋代的功勞主要是在經濟和文化上達到了前代任何一朝都沒有達到的高度。英國的李約瑟博士說宋朝是中國最富生命力的朝代,如果沒有元朝蒙古人的進攻,中國早在宋朝就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1、文化上無與倫比,不論是建筑、審美、生活、文學、科技等等領域都對前朝有所超越。 2、經濟上發明了紙幣,認識到了金融的力量,畢竟遼國就是被北宋用金融手段拖垮的。海上貿易比前代進步很大。 五、元朝 成吉思汗 元朝(1271年-1368年 ),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元朝太祖成吉思汗東征西討,為中華民族打下了大大的疆土。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98年。 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權一直持續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先后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權。蒙哥汗去世后,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稱帝,建元'中統',定都開平府(上都)。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徹底滅亡南宋流亡政權,結束了自唐末以來長期的混亂局面。 之后元朝持續對外擴張,進攻日本、緬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敗。元朝中期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而且漢化遲滯,發展不前。后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后北伐驅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成為地方政府,上表稱大明為中央政府,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蒙古勢力一邊稱大明為中央承認他們是中央的一部分,一邊發展實力四處擴張始終想跟中央討教幾招,這種和和打打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這種獨有的一國兩制甚至多制的管理方式在明朝已經實現。元朝時間雖短,但是對中華民族的功勞不可磨滅: 1、將版圖擴展到最大,奠定了今天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面積,這是元朝的功勞,并非滿清功勞。 2、再次打通西域絲綢之路,將西域的絲綢之路通的更遠,超越以往任何時代,具有非常大的歷史意義。 3、第一次創建行省制度,現在都在用。 六、明朝 朱元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漢人王朝,其文治武功,無與倫比,就連后世的康熙帝都稱贊朱元璋和永樂朝“治隆唐宋”,可見這個王朝的功績多么的卓著。大明總共存在276年的時間,如果加上南明的39年時間,總共有315年的時間。雖然歷史上不承認南明為明代的一部分,但是實際上應該加上,雖然崇禎帝在1644年上吊自殺,但是本身明廷的官府設置就是兩京十三省,南京隨時可以成為都城,崇禎死后,李自成占領北方,南京朝廷另立新君有何不可?由于滿清與我民族風俗、發型、服飾皆不同,只要還有一個地方用大明年號,束發戴冠,就意味著大明沒有滅,漢風猶存。實際上大明是超過300年歷史了,遠比其他朝代要長,唐朝289年歷史,宋代319年歷史,明代315年,清代加關外是296年歷史。大明這315年,不論多么艱難,困苦,從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的功勞和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明朝疆域 1、明朝的版圖本人不同于當前史學界流行的說法,明朝的版圖應該加上蒙古,因此在巔峰時代明朝的版圖應在1400萬平方公里以上,至于為什么加上蒙古?前面說得很清楚,蒙古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蒙古諸部是明朝的地方政府,理應算是大明的版圖。就像今天的大陸和灣灣一樣。蒙古的元朝以前是中央,被明朝趕下臺,成了地方政府,保持少數民族的高度自治。這是有史實可查的。 奴兒干都司 2、開發遼東、明朝雖然在西域的很多地方沒有管理,但是明朝的哈密衛的邊界卻跟今天的新疆面積差不多的,明朝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另一個貢獻就是大力開發了遼東,這是以前任何朝代都沒做到的。遼東設置奴兒干都司,統治面積廣袤,移民開發遼東的舉措給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功勞,放眼現在都是具有非常大的經濟意義和歷史意義的。 鄭和下西洋 3、明朝為了加大對海外世界的認識,開始了7次史無前例的大航海,史稱“鄭和下西洋”為打通海上絲綢之路到今天都是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這是前朝從未做過甚至從未想過的事情,其航行比歐洲的麥哲倫環球航線都早了近100年! 4、明朝的朝貢國近300個,遠到非洲,印度洋,西印度洋等地,這是前代所不能及的。建立朝貢關系,溝通文化交流,盛況空前,冠絕天下。 5、明朝與西方列強交戰無一敗績 明軍裝備大量火槍 第一次跟西方列強交手,明朝中后期,西方列強紛紛來到中國開始了他的貿易和殖民擴張,明朝在此之際積極地反抗外來侵略,先后對英國,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打過戰爭,都勝利而終。為中華民族反抗外敵獲得寶貴的經驗,打的列強幾百年不敢覬覦中國。 這是中國歷史上六個真正的對于中國乃至整個中華民族都有貢獻、有功勞的6個大一統朝代。本人舉的例子只是比較突出點的,還有很多思想上的,人文意識上的東西沒有列舉出來,但是話說回來,所謂的功勞就是對前朝有突破的貢獻那才叫功勞。比如,唐朝就對西域統治過,到了清朝,清朝再次統治西域,那不叫功勞,那只是收回故土而已。這是當家做主的統治者應該做的,守土有責的職責而已。如果在唐、宋、元、明歷朝歷代都沒有打下的領土被清朝打下來了,那著實是清朝的功勞。比如清朝要將日本納入版圖,那就是對中華民族的莫大的功勞了。所以,我們在認識定義的時候千萬不要將職責當做功勞來看待。否則你認識事物的時候就會產生偏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