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千方百計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要求孩子認真讀書,但是經歷有限的孩子,并不能完全明白學識對以后人生路的影響。 讀書的年紀不珍惜,一旦進入社會體會到競爭的殘酷,才能明白讀書的重要意義。 今年高考湖北一位參加高考的外賣小哥王威火了,通知書下來的時候他還一直沒有停止送外賣。 2013年的高考他以590分的成績被中國農大錄取,但是因為對專業不滿意,加上沒有馬上適應大學生活,他在考試中多門功課不及格,不久就退學了。 離開大學后王威找過很多工作,做搬運工、給小學生做家教,送外賣。 王威告訴記者,送外賣看似簡單卻需要技巧,不熟悉路況沒有經驗會出現超時,導致顧客投訴等各種不順。 王威表示進入社會工作后才深有體會,對普通人來說學歷和知識太重要了。 于是他決定參加2021年的高考,在2020年9月份他開始了復習備考,王威說老師們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在復習中遇到難題,他就想自己之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都克服了,學習一定能行。 考試結束他自我感覺良好,和以往一樣繼續送外賣,王威認為送外賣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的人,學到很多知識還能有收入。 他預估高考分數600左右,成績公布后比預估高了20多分,他說這次進入大學一定努力學習。 在社會上經歷生活的磨難,懂得了讀書的意義,王威正因為意識到這一點,選擇再次重返大學校園。 他就職的外賣平臺也研究相關方案,為他提供獎學金支持,越努力就越幸運。 很多孩子覺得學習累、讀書苦,不想學,一旦體會到工作中的不容易,看到生活的差距,后悔沒有好好學習,也許已經沒有重來的有機會。 01、不好好讀書的人被社會狠狠懲罰 香港一部真實記錄片曾經火遍網絡,評分達到9.0分以上,名為《窮富翁大作戰》。 這是一部富人顛覆身份親身體會底層人生活的片子,這些體驗者有富二代、成功商人、社會精英。 體驗過程中,他們就是一個普通的底層人,住貧民窟“籠屋”,做他們這個身份之前從沒有接觸到工作。 自信是成功人士必備的,他們認為即便進入社會底層,也能通過頭腦和能力改變現狀。 然而在體驗中,這些精英成功人士的自信被殘酷的現實打敗,處于社會底層,人脈和資源的匱乏使自信無“用武之地”。 香港一代褲王的兒子田北辰也參加了這個節目,他畢業于哈佛大學。 有自己的服裝品牌,全球有700多加店,做得非常成功,他認為即便成為弱者心存斗志可以變強大。 田北辰體驗的是清潔工,每個小時能賺25元,每天有9個小時都要工作,住在狹小簡陋的籠屋。每天早上7點前要趕到工作場地,凌晨才能返回。 要求一個半小時清理10個垃圾桶,他清理兩個就半個多小時,面對13元的車費,他感慨太貴了。 工作5小時候精疲力盡等到吃午飯,除去其它開銷只有15塊錢可以吃午飯。 在香港這連一碗最普通的面都買不到,只能買一塊價格最低的三明治,大街上行人看到推著垃圾桶的他都捏著鼻子躲著走。 這樣的生活只堅持了兩天,田北辰深有感悟地說,這兩天我除了想著吃什么,根本沒有其它念頭,只想好好工作一天能吃上一餐好吃的。 身體太累以至于得過且過,勉強堅持兩天我可以,如果十天一個月或者一年,未必還有斗志。 那些處于底層的人,解決下一餐的溫飽問題是他們每天要考慮的事,根本沒有可能規劃明天、下周、將來。 這只是體驗,真正的清潔工為了養家白天工作一天,晚上還要去其它地方加班,不然只靠白天的收入交通費、房租和養孩子根本不夠。 田北辰在節目結束的時候用親身體會總結出:不好好讀書的人就會被社會狠狠地懲罰。 現在不好好讀書,將來沒有選擇的余地,更沒有和生活討價還價的資格,做著最辛苦的工作,拿著最低的收入,每天為生活奔波,也只是勉強養家糊口。 02、讀書是讓自己有更多選擇 美國曾經有一份教育程度與財富關系的調查統計數據,表明,碩士以上學歷的人比學歷是高中的人成為百萬富翁要高30倍。 讀書程度、學歷高低是進入社會的門檻,也是謀生的能力,讀書可以有更多選擇機會。 而沒有讀過書的人除了為溫飽奔波,可選擇機會很少,就更沒有精力規劃未來。 這就進入一個循環,日復一日為了生活而謀生,根本談不到精神需求,更不會有生活品質和成功的希望。 凌晨媽媽來叨叨: 成年人經歷生活的不容易,所以也懂得學習和讀書是低投入低風險而回報高的一件事,知識是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所以在該讀書的年紀,無論孩子是熱愛是抵觸,父母都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正向引導。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看似簡單的幾個字,卻寓意深遠,只有一點一滴努力讀書,才能成就人生路上的天天向上。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