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本號是全網唯一使用手繪簡圖手法來描寫戰爭的公眾號,各手繪圖均由作者本人原創。其目的是為了圖文并茂讓讀者輕松理解文章內容,讓常年不讀書的人也能讀一遍理解,為此手繪圖不經作者同意絕對不得盜用。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發起后,我陸軍第163師在強大的炮火支援和友鄰的協同下,迅速殲滅了同登地區之敵。2月22日上午,163師偵察連奉命配屬給了步兵第488團。當日黃昏前,偵察連進至611高地北側無名高地,位于488團1營戰斗隊形內。23日3時,我軍肅清了同登火車站、法國堡壘和探某地區殘敵后,奇怪的發現縱深之敵沒有任何動靜。為查明諒山、扣馬山及其以南地區敵人作何企圖,便于我做好攻打諒山的準備,23日9時許,師用電話告訴步兵第488團,令163師偵察連和488團偵察排由488團副團長梁亞尾統一指揮,向探壟、那和方向實施偵察,查明敵有無逃跑的跡象,伺機捕捉俘虜,查明情況(這是師對團傳達的命令)。該團接到命令后,即使用對1營的兩瓦電臺命令師偵察連和團偵察排:敵人要逃跑,你們沿朱卷迅速插至巴羅、那和,斷敵退路,阻敵增援; 3連掩護你們行動;三個分隊的行動,均由梁副團長指揮(這是團對分隊傳達的命令)。該團同時向在3營的丁文龍副師長報告:敵人已經逃跑,師要偵察連和團偵察排到巴羅、那和斷敵退路,阻敵增援(這是團對丁副師長轉訴的命令)。丁副師長接到報告后,即召集偵察科蔣副科長和偵察連連長楊芙芳、團特務連連長唐傳清等人傳達任務,說:敵人已經逃跑,你們要跑步前進,以勇猛的動作迅速插至巴羅、那和一線斷敵退路,相機捕捉俘虜。10時30分,梁副團長帶一部兩瓦電臺趕到師偵察連。 10時35分,梁副團長帶領各偵察分隊從611高地北側無名高地出發,按師偵察連3排、1排、2排、團偵察排的順序,成一路隊形沿朱卷東側谷地快速向探壟方向穿插。梁副團長、蔣副科長帶兩瓦電臺位于3排后尾。11時許,進至611高地西側洼地時,梁副團長決定:由梁副團長、蔣副科長、楊副科長、楊連長組成指揮組,分隊插至預定位置后,指揮組帶1排占領那和西北側無名高地,3排占領417高地東側長形高地,2排和團偵察排為機動分隊(如上是擬定方案)。(見下圖1) (圖1) 11時30分,偵察分隊先頭進至探壟南側公路邊時,突然遭到探壟北側無名高地、417高地、波孟、巴羅之敵的四面射擊,當即有八名戰士犧牲,唐連長等十多名干部戰士負傷,有的班、排被打散。由于偵察分隊被敵火力壓制在一條狹長的谷地里,動彈不得。指揮組立即向團指揮所報告了這一情況,并命令3排迅速奪占417高地東側長形高地。但由于3排是被敵火力壓制在開闊地里,加之敵火力又猛,無法行動。(見下圖2) (圖2) 11時40分,團指揮所電令偵察分隊撤回。由于敵火控制很嚴,特別是四周的敵高射機槍、重機槍向我射擊非常猛烈,偵察分隊一時難以撤回,指揮組便請求我炮火壓制敵人。團指揮所迅速組織炮火壓制巴羅、417高地及其東側長形高地之敵,命令1營3連利用1連攻占611高地的成果,迅速插至611高地西南側無名高地,以積極的行動掩護偵察分隊后撤。12時許,在我炮火壓制下敵火力稍有減弱,指揮組即命令偵察分隊交替掩護從原路線撤回。但分隊剛一行動就遭到了巴羅、探壟北側無名高地之敵的火力側射,我又傷亡了十多人。指揮組即命令2排、團偵察排奪占探壟北側無名高地。2排從西南側、團偵察排從東側兩個方向向敵發起攻擊。14時許,攻占了探壟北側無名高地,殲敵一個班,我兩名戰士負傷。指揮組隨即向該高地轉移。(見下圖3) (圖3) 14時10分,當指揮組接近無名高地山腳時突然遭敵炮擊,楊副科長和通信員犧牲。14時20分,發現有十余名越軍從409高地向魁梅方向運動,企圖側擊我偵察分隊,在遭到我2排猛烈射擊后向西逃跑。15時許,又有敵約一個排的兵力從魁梅方向向2排攻擊。2排在團偵察排的支援下,以猛烈的火力將敵擊退。17時,團指揮所命令3營8連前出至探壟北側無名高地救護傷員,掩護偵察分隊撤退。17時30分,指揮組再次遭敵炮擊,兩瓦電臺被炸壞,與團指揮所的通信聯絡中斷。8連接到命令后,迅速向探壟方向前進。18時,進至探壟北側無名高地與偵察分隊會合。(見下圖4) (圖4) 8連副連長羅粵寧帶領一個排在探壟東南側接運傷員時, 遭敵炮火襲擊,羅副連長等四名干部戰士犧牲,十四名戰士負傷。18時30分,偵察分隊在我炮火和步兵8連的掩護下撤回。24日拂曉前, 大部撤回前沿陣地,個別被打散的人員也于17時前陸續返回。戰士方愛良由于左腿負重傷,與連隊失去了聯系,直至26日上午,才被我向前推進的部隊發現,將其抬回。 至此,我2月23日在探壟地區這次偵察遭敵火力襲擊,共十六人犧牲,四十六人負傷。這是一次得不償失的偵察行動,教訓極為深刻。 掃描如上二維碼可看其他文章 |
|
來自: 金色年華554 > 《中國近代戰爭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