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對于尼康Z9的膜拜叫好聲中,我看到的是一個個弱智的腦殘,沒見過好東西?還是好東西太少了?被消費者真正一致承認喜歡的日本無反(微單)相機其實真的很缺乏。 尼康Z9真的有那么優秀嗎?吹點冷風,讓狂熱者冷靜冷靜。 一,方塊相機設計,體積偏大不利攜帶(寬*高*厚149*149*90.5mm),重量偏重不利節省體力(約1160g ,僅照相機機身;帶電池和存儲卡約1340克),失卻了微單相機的輕便小巧優勢,雖然機身比D6小了約20%,但依然顯得過大。Z9完全可以對垂直手柄(電池倉)做可分離設計,想用就裝上,想減輕負擔減小重量減弱被關注就不安裝; 二,高感沒有突破Z7Ⅱ的水準,甚至有落于下風之嫌,影像處理程序優化看來并不理想,沒有達到最佳,或許要依靠后續固件升級來提高; 三,沒有機械快門是特點,但也是缺點。一分為二的辯證觀無可辯駁說明全電子快門是優劣參半的。雖然Z9的電子快門果凍效應(滾動快門失真)處理地非常好,但是并不是完全消除,在相應快門速度之下,依然存在有果凍情況,在嚴格的線性還原要求下,拍攝一定程度會受到限制; 三,雖然能夠以約120幅/秒的速度拍攝,但實際只有約1,100萬像素的照片,在目前該像素大小已經落后,只適合記錄瞬間動態情況,但無法精細辨識細節,因此該性能只適合新聞報道,不適合創作拍攝; 四,8K可以連續記錄兩個小時以上視頻(10位視頻125分鐘),但只是8K UHD/30p,比8K60P畫質差了一個級別。Z9或于今后固件升級相機內錄制12位RAW視頻(8K/60p以上),但現在只是計劃而已。全畫幅4K UHD/120p,無裁切,可呈現戲劇性的慢動作,但比8K30文件體積要大(Z9的8K30P文件體積出乎意料的?。?; 五,眼平取景器分辨率并不領先,只有中端水平,約369萬畫點(Quad VGA)OLED,與競品同級別和相近級別相機比較,處于弱勢(例如索尼A1取景器944萬畫點;佳能R3取景器為576萬畫點),與Z9頂級定位機型身份不符; 六,具有尼康首款4軸垂直/水平可翻折顯示屏,4軸可翻折裝置讓攝影師可以在水平位置向上傾斜 90°、向下43°,在垂直位置向上90°、向下23°進行拍攝,實現靈活拍攝。但是卻不能實現轉向前方,自拍等運用受限制;豎向使用顯示屏,菜單依然是橫向,查看調節不方便。同時這個顯示屏畫點是210萬,僅處于中游水平(索尼A1是144萬畫點;佳能R3取景器是415萬畫點); 七,前后蓋采用鎂合金材質,與底部一體成型,散熱效率更高,但是寒冷氣候使用不及碳纖維和工程塑料能夠防止粘連皮膚,同時遇到摔碰易碎裂凹陷變形,也不如碳纖維和工程塑料機身; 八,Z 9可以讓您以約20幅/秒的速度和JPEG(L)精細與RAW格式連續拍攝1000 多張照片,但是對于存儲卡有相應要求。可以以每秒30幅的連拍速率拍攝約4500萬像素的圖像,但每秒30幅的速率也已經是業界都有的水準,沒有做到獨領風騷。使用 ProGrade Digital COBALT 1700R 325GB 卡時。RAW + JPEG或JPEG + JPEG格式僅可進行時長3秒的20幅/秒高速連拍(實際測試發現每秒20幅拍攝RAW + JPEG格式1至2秒就會降速); 九,照片和視頻拍攝均可偵測多達9種類型的主體:人物、貓、狗、鳥、汽車、飛機、火車、摩托車和自行車。使用視頻自動對焦時,相機也能檢測9種拍攝對象。選擇“自動”對象偵測選項時,相機會自動檢測這些對象中的其中一種,無需更改設置,當需要突然切換拍攝對象時很方便。但是自動檢測的靈敏度和可靠性依然需要提升。如果相機在畫面中的多種拍攝對象中選擇了一個非目標對象進行對焦,用戶雖然可以使用多重選擇器來切換到主要拍攝對象,但是卻占用了時間,對于快速切換選擇聚焦對象存有多步驟的不利因素;眼對焦在鳥類直對著鏡頭飛來情形下,不能鎖定眼部,也不能轉而跟蹤鳥的臉部,出現失焦; 十,Z9實現了無需機械快門的設計,支持隨時靜音*釋放快門來拍攝大量的照片,而無需擔心快門的磨損。由于沒有機械快門,影像感應器的防塵會不利,于是設計有防塵簾幕(傳感器罩板),結構變復雜,增加了故障點,可能因為防塵簾幕問題影響相機使用(例如防塵簾幕不能打開,或者被碰壞不能運作,等等); 十一,Z9具有實時顯示取景器(連拍防黑屏),對于拍攝中持續不斷觀察,跟蹤高速連拍運動主體非常有作用,取景屏亮度不錯,高速連拍偶爾畫面會有抖動(計算延遲?); 十二,針對視頻錄制,除了相機內VR減震和同步VR減震之外,Z 9的電子VR減震也有了顯著提升。借助EXPEED 7,手持拍攝時因相機抖動造成的影像模糊比以往得到更大的補償,便于邊走邊拍。而且還能校正廣角鏡頭常見的梯形失真。但是使用電子VR減震時,視角變為所用鏡頭焦距的1.25倍,也不支持120p/100p和8K超高清;此外在視頻相應格式相應設置下,拍攝所得畫面會有摩爾紋出現; 十三,Z9采用雙卡槽,但雙卡都必須是CFexpress(B型)或XQD卡(不如競品同級別相機用卡靈活多樣,成本低,例如索尼A1和佳能R3用卡高低端結合多樣,更親民)。Z9使用的這兩種存儲卡價格昂貴,周邊設備代價大,無疑購買該相機需要考慮一大筆附帶支出,購買機身付出實際上遠高于35999元了; 十四,Z9閃光同步屬于業內平均水準,快門速度為1/250或1/200秒或更慢 ,但是速度為1/200至1/250秒時指數會下降。自動FP高速同步支持最高達1/8000秒的同步速度,但根據快門速度,使用自動FP高速同步時,照片中可能會出現水平條紋(閃爍情況隨著快門速度增加而變得更為明顯,1/6400秒快門速度以下輕微); 十五,由于Z9的有效像素達到4571萬(總像素約5237萬),屬于目前的高像素全畫幅機型,其ISO感光度最高只有ISO102400(不推薦使用曝光指數),其推薦曝光指數ISO 64至25600 ,這些指標都不算領先; 十六,在多重曝光功能上,Z9并無突破,沒有開發出來新的拍攝模式,依然只有“疊加、平均、亮化、暗化”四個選項; 十七,機身背部設計有些呆板,過于機械,功能按鈕轉盤波輪等分布不甚美觀,也許是為了與其它機型銜接,方便使用一致性,但布局合理性值得商榷。其中多重選擇器依然有偏小,操作不夠舒適有失準確會誤選擇的老問題依舊; 十八,相機493個對焦點(AF區域模式選為單點AF且圖像區域選為FX時在照片模式下可用的對焦點數量),與同檔次競品比較,并不處于優勢地位(例如索尼A1取景器759個對焦點,92%的畫面覆蓋范圍;佳能R3擁有4779個對焦點); 十九,Z9電子快門最高1/32000秒(與索尼A1相同),比其低一個級別的佳能R3電子快門卻可達1/64000秒; 二十,Z9的機身五軸防抖5.5級,處于平均水平;索尼AI也是5.5級,佳能R3機身與鏡頭結合可以實現8級; 其它略。 綜上,逆尼康粉絲擁躉之大不韙,列舉了Z9的諸多不足,您是否對該機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還會去盲目搶購不? 理性消費,永遠是最高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