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醫20年間,遇到的靜脈曲張患者的病因多且復雜,但最主要的分為兩類:淤阻型和虧虛型。虧虛型多發于年齡較大的人,或是體力勞動者和久站久坐的人;淤阻型多為寒濕,血流不暢導致。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虧虛型的一個病例,今天再分享一個簡單的治淤阻型靜脈曲張的方子: 【組成】白芍、茯苓、忍冬藤、絲瓜絡、生甘草、全蝎、紅花(實際用藥會根據患者體質癥狀做加減)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兩份,一半內服,一半外敷 【方解】白芍歸肝、脾經,能通順血脈、祛寒濕;茯苓健脾寧心、利水滲濕;忍冬藤、絲瓜絡、全蝎、紅花疏風通絡、活血化瘀、止痛散結;生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此方雖然簡單,但活血化瘀、祛寒通絡、調肝補血面面俱到,且既能外用又能內服,是我比較喜歡用的方子,也能為患者節約一定治療成本。 總結一句話: 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中藥治病的原理就是,以藥物之偏性糾正人體之偏性,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有時同病異治,有時異病同治,藥方雖好,不可亂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