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瀕死幼貓功敗垂成的分析檢討 2022年1月12日晚七時許(氣溫接近零度),恰巧撞見有只寄養的幼貓(一個月大)身體僵直躺在冰冷地磚角落,疑似死亡。戴上一次性手套小心取出幼貓,發覺尚有微弱呼吸。 深知“有熱能則生”,此時立刻補充外、內熱源或許還有救!恰巧此前正在調試雙頭遠紅外線烤燈,立刻將僵直的幼貓放在墊了毛巾的托盤上,用兩個烤燈對準身體加熱,用手感知貓身附近溫度借以調節烤燈照射遠近與角度。39°是貓咪通常的正常體溫,所以打算達到的持續溫敷溫度是四十幾度(可惜手頭沒有非接觸式測溫槍)。在烤燈照射下,不知貓咪何以瀕死(打聽到此前多次腹瀉),只能用拇指與食指指腹按推頭部至一條脊柱的原始點,貓瘦弱得幾乎就剩皮包骨頭、僵直身體也影響了按推動作,只能算是草草地做了腦中風與心臟疾病的“急救”。 隨身攜帶的溫姜湯(30克干姜片熬煮而成)還有剩余,微波爐短時間加熱后估摸著冷卻至四十一度左右,用小針管推送進貓嘴,每次約一至二毫升,看著幼貓咽下后,先后注入十多次。隨著外、內熱源的持續補充,貓身慢慢柔軟、放松下來,甚至兩次發出透亮、有力的叫聲。漸漸地,幼貓以深沉緩慢的呼吸開始睡眠。看來,經一個小時的努力已經搶救成功了,如果沒有后來“畫蛇添足”(誤以為在錦上添花)的事發生就好了…… 放幼貓的托盤是直接放在冰冷地磚上的,為了加熱托盤上墊著的毛巾,就墊了條首次拆封使用的電熱毯,而電熱毯一直沒有熱起來,發覺可能是稍有發熱就被地磚給冷卻了。突然想起可以開地暖加熱,叫來物業人員,打開了地暖(發現溫控失靈了),似乎地暖遲遲沒熱起來……本以為大功告成準備離開的,覺得還是再多留些時間看看地暖加熱后的狀況。 不知何故,貓咪如同在做夢般兩只前腳腳掌不時地動幾下,嘴也張大了(事后諸葛亮看來,此時病情開始惡化了)。我近前仔細觀察了一陣子,又回憶起幼貓兩條后腿始終僵直著沒有活動過,看來貓咪是腹瀉(加上冰冷地磚)導致身體熱能嚴重不足,引發腦中風,此時下肢仍然處于癱瘓狀態。明確診斷后,就開始用拇指與食指指腹按推頭部原始點,由于此時貓身柔軟,按推更順手,貓咪頭部的轉動以及兩只前腿的運動更自如、更有力起來。幼貓何故經常性活動兩只前腳掌,且健康狀況不如先前,有點想不明白。 專注觀察、思考忘了時間(又過去了兩小時)、忽略了自身感受(渾身冒汗,有點難受得抓耳撓腮,誤以為是待在烤燈旁太長時間所致),缺乏地暖使用經驗,完全忽略了地暖加熱帶來的過熱因素…… 發覺幼貓張大嘴,兩只前腳用力做出要奔跑或扒拉掉什么似的,呼吸變得很急促,像是在做噩夢之中……沒有意識到此時幼貓已處于命危階段,但也明白健康狀況在惡化,懷疑烤燈長時間照射過熱所致而拉高了距離,感受到隨后貓毛溫度不高又將烤燈復原。沒找到健康惡化的關鍵因素,但也明白此時幼貓處于熱能嚴重不足狀況,于是嘗試讓貓吞服溫姜泥,略微稀薄的溫姜泥用小針管注入貓嘴一至二毫升,最初幾乎就停留在貓嘴唇附近,貓咪自己慢慢舔干凈咽下后,狀況有一點點改善,于是再次注入溫姜泥,這次大約停留在咽喉附近,等待了一小會兒,沒見到有什么動作或變化,注入兩針管溫姜湯,貓咪明顯舒服了許多。靜靜觀察了一小會兒,貓咪整個身體更加放松,兩條后腿也先后有力地動了一下然后松弛了,最后前腳掌放松,神態安詳地似乎進入深度睡眠之中。然而,貓腹部也不再起伏——竟然就此安詳而逝了…… 后知后覺,沒有及時找出導致命危的關鍵因素所在,導致了此次功敗垂成。 作為檢討,最關鍵的就是辨析出什么因素導致了搶救最終失敗。起初,我懷疑是否是幼貓熟睡之后“額外”追加的姜湯、姜粉泥導致過猶不及,反而消耗了本就處于臨界點附近的熱能引發命危。到家換衣服時,讓我想起自己“突然”熱得難受、抓耳撓腮的時候,正是幼貓“莫名其妙”健康狀況急轉直下之際,當時沒有想到地暖引發的過熱因素(自己脫衣服降溫的念頭那時也曾浮現過)……張醫師關于重癥乃至重病救治如何補充熱能,首先強調外熱源的補充,是因為可以迅速改善熱能不足狀況,而內熱源(溫姜泥、姜湯)需要經過身體消化吸收等過程才可以轉化成熱能,效果遲緩,所以只在重病階段才強調必須同時補充內熱源……本次事件中,姜粉泥入嘴后不久,幼貓就安詳離世,容易被錯誤地建立起直接關聯,然而從入嘴后的狀況變化看,一方面是癥狀顯著改善,另一方面則是這點時間尚不足以立刻完成全部熱能的消化吸收與轉化,反而是應對措施過于滯后導致內熱源作為后續熱能的補充來不及完全彌補(地暖造成的)過熱導致的熱能耗盡。此外,本該進行全身持續溫敷的,由于限制,在上面的左側身體始終得到了烤燈照射,壓在下面的右側身體則隔著毛巾與托盤在冰冷地磚上,后期則可能因為地暖而過熱了!如果可以重來,貓咪熟睡前(后)應該設法將其身體上下翻轉均衡接受烤燈照射的…… 本次事件的經驗與教訓是,哪怕已經處于瀕死的身體冰冷僵直階段,只要還有口氣在,通過補充外內熱源、輔助按推原始點仍然有搶救成功的可能,有熱能則生!然而,要維持住脆弱不堪的身體熱能狀況,得到及時有效補充可以脫離死亡危險,稍有不慎(例如過猶不及的過熱)消耗了賴以為生的點滴熱能就足以急轉直下由生轉死……
|
|
來自: timtxu > 《健康、原始點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