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冬季健脾好時機!不傷陽氣、祛濕健脾最強搭配,原來是它倆! ?冬季說到健脾祛濕,很多人想到紅豆薏米的組合,其實薏米相對寒涼,用滲濕,也就是通過排尿的方式,把濕從水道代謝出去。 想要快,用紅豆薏米,但如果想祛濕還止瀉,甚至補氣血。那就要多找找它法。 【脾虛的癥狀】 如果你最近白帶總是很多,男子對應陰囊潮濕…… 如果你常常便溏,并非吃涼和吃壞肚子那種,只是一貫的不成形…… 如果你感覺身體里好像總有一條清理不干凈的臭水溝,黏液滿布…… 如果你感覺全身都很腫,一按一個坑坑…… 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己沒氣血,想補又補…… 其實都需要健脾,脾之本,如果脾虛,運化的能力弱,你吃很多好東西,都吸收不了,反而變成虛火或是痰濕垃圾。 如果脾的生清之力會減弱,人就特別容易拉肚子,大便不成形,還會有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 除了便便溏泄。更廣義地說,,還包括了精氣的散失。女生白帶變多,其實就是脾虛而固攝的力量不足了。 【食物補脾】 ①白扁豆。化濕又健脾! 白扁豆:我長這個樣子,有一條白邊邊,不要買錯啦 白扁豆,歸脾、胃經。味甘,微溫。健脾化濕,和中消暑。 首先,它歸經于脾、胃經,因此首先就作用于脾胃從而達到健脾、和中的作用。 它又是甘味,能補、能緩、能和。也就是可以幫助消化,調和中焦,從而消除飲食積滯。 它微溫,因此不會傷到脾胃陽氣,而可以一直食用。又能化濕,因此既能化濕,又能健脾。 李時珍也大贊它:「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 脾之谷。當之無愧。 而《隨息居飲食譜》上說它「健脾止瀉」,這止泄,便是說白扁豆有很好的的固攝作用,可以避免精氣的泄瀉,比如暑天比較嚴重的白帶問題。 同時,白扁豆還是一味安胎藥,這也好理解,因為它可以「固攝」嘛,寶寶就穩妥。 最簡單的就是把白扁豆炒了,煮水。 炒過的白扁豆,會有些焦褐色 還可以白扁豆+山藥來熬粥。 白扁豆30克,粳米、鮮山藥各100克。山藥洗凈,去皮,切塊;粳米淘洗干凈。先將白扁豆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30分鐘,再放入粳米和山藥,煮至粥成即可。每日早、晚溫熱食用。 我們把白扁豆烘焙之后研磨成粉,跟芡實蓮子搭配。 ②芡實:補脾腎而兼能祛濕 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止瀉、益腎固精、除濕止帶。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不僅是女人的“不老米”,也是男人的“長壽米”。 芡實入脾、腎經,既能益腎固精,又能健脾祛濕,而且補的力度溫和不容易上火,能預防陰液受傷導致的干燥而且不會滋膩生濕氣。 防干燥最明顯的就是皮膚好。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芡實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無機鹽及多種活性物質,經常食用有利于保持皮膚的水分和彈性,讓皮膚更加美麗動人。 ③?冬季說到健脾祛濕,很多人想到紅豆薏米的組合,其實薏米相對寒涼,用滲濕,也就是通過排尿的方式,把濕從水道代謝出去。 想要快,用紅豆薏米,但如果想祛濕還止瀉,甚至補氣血。那就要多找找它法(白扁豆及芡實)。 【補腎的重要性】 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所謂的“黃臉婆”,其實就是脾虛造成的。 |
|
來自: 總總第二 > 《內臟保健及食物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