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上海的人口情況,根據上海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為超過2487089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436296人,占9.8%;15-59歲人口為16619137人,占66.8%;60歲及以上人口為5815462人,占23.4%,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4049012人,占16.3%。也就是說60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超過了23%,每100人當中就有23人以上是老年人,老齡化程度還是比較嚴重的。 我們再來看看上海領取職工養老金的人數,根據上海統計局公布過的數據,2020年的參保離退休人員為467.76萬人,這里面當然也包括了50歲退休的女性職工,55歲退休的女性干部和女性靈活就業人員等等。而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人數為52.63萬人,也就是說領取職工養老金的人數,占到60歲以上人口的80%左右了,這是非常高的比例了。 由于領取職工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在去世后,家屬是可以獲得喪葬費和撫恤金補助的(社保個人賬戶里剩余的錢也可以退回),那么我們這里介紹的,主要還是這部分人。 根據今年9月份人社部等部門公布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遺屬待遇暫行辦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包括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 目前喪葬費和撫恤金在全國得到了統一,都是跟當地上一年度的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掛鉤。 而在本規定發布以前,各地的喪葬費和撫恤金標準都是有差異的,比如上海,去世退休人員的喪葬費是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2倍,撫恤金這一塊,上海稱為救濟費,跟個人需要供養的親屬人數有關系,如果供養1人,救濟費就是本人死亡前基本養老金的6個月計發,最高是12個月。 我們來看看上海的社會平均工資情況,2020年上海的社會平均工資為124056元,對應的月平均工資就是10338元。而2020年上海的人均養老金是4442元,那么按照這個數據,上海退休人員去世后,家屬可以獲得的喪葬費就是10338*2=20676元;而拿到的救濟費,人均至少可以達到4442*6=26652元,這樣加起來就是4.7萬多塊錢。 當然,現在這個標準已經不再執行,需要根據全國統一的標準來發放。 在喪葬費這一塊,標準是退休人員死亡時,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 我們看看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2020年上海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6437元,對應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6370元。那么喪葬費就是6370*2=12740元.,相比以前的20676元,少了將近8000元。 再來看看撫恤金這一塊。撫恤金補貼計算相對復雜,因為跟個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以及養老金的領取時間有關系。退休人員以死亡時本省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基數,根據本人在職時的繳費年限確定最高發放月數,每領取1年基本養老金減少1個月,發放月數最低為9個月,發放月數最高為24個月。 假如上海的一位去世的退休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37年,養老金領取了7年,那么家屬可以獲得的撫恤金補貼月數就是24個月-7個月=17個月。補貼金額就是6370*17=108290元,相比過去的26652元,要高出不少了。 整體上來看,上海由于社會平均工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的水平普遍較高,按照新辦法計算的喪葬費要比過去少一些,不過在撫恤金這一塊,可能會比過去高很多。這里還是要看個人的情況。 最后,上海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去世后的喪葬費和撫恤金標準在計算上會有區別。比如喪葬費是固定的600元;而而撫恤金方面,是按照生前20個月的工資來發放的,這是比較可觀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