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敏《山樓客話圖》】 《山樓客話圖》全圖以高遠法構圖,白云、瀑布、樓閣穿插于重巒疊嶂的林木間,一派氣象萬千的蒼郁景致。畫幅的右下方繪有一人于山塢草堂內臨窗讀書,此景雖然在畫幅中所占比例極小,卻點明了“山窗讀書”的主題,為山林景色增添了書卷氣息。畫中山巒層疊,深壑溪流,茂林密布,水閣立于其間,名士在此高談闊論。此畫以赭墨為主,單純而深厚,滋潤而清脫。從筆墨技法來看,復古意味十分明顯,皴筆細密,用多層次的皴染表現山體,墨色厚重,流露出作者“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的成熟面貌。 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江蘇太倉人。祖父與父親皆在朝為官,故他以蔭官任太常寺璽卿,升太常寺少卿,后辭官回鄉。入清后不仕,以書畫自娛。自少年起繪畫即受到董其昌的指授,又認真觀摩和研習家藏及董其昌所藏的諸多前代名畫。他將古代名家丘壑布景、筆墨技法、意境氣韻等元素進行梳理,加以規范化和格式化。他尤其尊仰黃公望,深得黃氏筆墨渾厚蒼茫的真髓,最終形成布景平穩中寓變化,筆墨圓厚、虛和、雄渾、蘊藉的藝術風格,引領著清初摹古的藝術潮流。 #藝術史# #藝術# #美術# #國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