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編說 “雙減”之后,孩子們沒有了額外的課外補習,假期生活該如何更好地自我提升、充電學習呢?其實,最好的補習是閱讀。那么,閱讀究竟為什么如此重要?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我們一起來看這篇文章—— 寒假已至,中小學生們迎來了他們最期待的時刻,這卻讓家長們犯了愁:孩子放假在家,也不能像往常一樣去外面上補習班,只能“家里蹲”,放任不管不行,管又不知道怎么管,開學會不會成績下降? 與其如此困擾,不如就趁假期好好陪孩子讀讀書吧。 01 閱讀因何重要 時下不少家長很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也特別看重對孩子的補習。那種重復機械的學習,翻來覆去的刷題,很容易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他們會逐步喪失學習的興趣和新鮮感,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和逃離行為。 童年撒下什么樣的種子,決定著將來會不會開花,會開出什么樣的花。用各種補習掠奪孩子的童年,便是為其今后人生埋下的禍根。 我以為,與其讓孩子補習,還不如在這個時候好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讓孩子喜愛上閱讀。 孩子有了極大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博覽群書,廣泛涉獵,不僅獲得的知識面廣,而且會眼界開闊,思維活躍,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有助于孩子的總結歸納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與培養。這些也正是孩子面對未來高考、取勝高考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所謂得閱讀者得天下、得人生。 孩子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足以在紙筆考試中獲取一個好的分數。按朱永新老師所說,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獲得一個滿意的成績,那將是額外獎賞。 孩子的人生不是50米、100米短跑,而是漫長的馬拉松。孩子的學習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循序漸進、持續給力。而喜歡讀書的孩子,他的學習具有很強的后勁和爆發力。 如果太在意孩子一時分數之得失,如果僅用補習去提升考試分數,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分數,但孩子會逐漸失去學習的愿望和沖動,甚至到后期更可能一落千丈。而與之相反的是那些從小就大量閱讀的孩子。他們上小學時可能成績一般,不顯山露水,而廣泛閱讀所帶來的巨大紅利,卻往往能讓他們在上初中、上高中乃至上大學時,顯現出巨大的潛力。 作為家長如果想讓孩子今后具有強大的學習力和后發力,必須從現在起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幫助他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現在越刷題越是對他未來的透支,即使現在考滿分,也難逃未來吃學業上的苦頭! 02 如何讓孩子有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應該在家庭構建一種讀書氛圍。比如給孩子置辦書柜、書桌,把書放在孩子視線可及、 隨手可取、隨地可讀的地方,讓家庭充滿濃郁的書香氣息,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近書,從而培養對書的情感和興趣。 其次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家長想要培養出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自己首先就要喜愛閱讀。如果家長要求孩子讀書,自己卻從來不讀書,成天抱著手機玩,那樣會讓孩子對閱讀產生抵觸情緒。家長每天規劃出一小塊時間來,陪著孩子閱讀,與孩子共同閱讀,這個時間可以不長,卻一定要有。 再者,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讀書。引導不是強迫,孩子都有逆反的心理,你越強迫,他越反感,他越不會去讀。作為家長對孩子的閱讀要盡可能放手,只要不是問題書,只要孩子感興趣,就應該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去讀,讓他們在書海里盡情地暢游。 孩子年齡尚小時,應該讓他們讀他們喜歡的童書和繪本,讓孩子讀書多些隨性隨意,不要太功利,也不必附加什么任務,諸如要求孩子必須做讀書筆記,必須寫讀后感,必須要掌握什么知識點,這些只會使孩子厭倦閱讀。其實孩子只要一旦養成了閱讀習慣,他會給自己布置任務,一邊讀,一邊整理,一邊積累,還會動筆寫的。 與此同時還要盡可能給孩子充分展示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人都有表現自己的天性,孩子的這種愿望更強烈。家長可以讓孩子把讀到的內容說出來,比如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講給親朋好友聽、講給小伙伴們聽,把孩子讀書的視頻發到朋友圈,對孩子取得的讀書成果給予認可、賞識和夸獎,這有利于激勵孩子不斷地讀書,不斷地堅持讀書。 文章作者|湯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