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做好必死之局,就等李建成、李元吉前來自投羅網,可以說這是一場必死之局,誰進來誰死,齊王李元吉能反在于他運氣好,太子李建成沒李元吉運氣好,還沒等其反擊就被李世民殺害。 唐武德九年(626年)突厥軍隊突入長城邊塞,包圍烏城,太子李建成得知情況,立即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率軍出征,他的建議被李淵采納,讓右武衛大將軍李藝、天紀將軍張瑾等人援救烏城,可這依舊不夠,同時要求秦王府將領尉遲恭、秦瓊、程知節等將領一同前往。 李世民內心十分不悅,尉遲恭、秦瓊、程知節等人都是秦王府骨干力量,這些人被調走秦王府瞬間陷入空虛,一旦出事情,李世民會陷入沒人可用的境遇。除此之外,李建成、李元吉合謀打算趁李世民給秦王府眾將送行的時候將他們一起除掉,然后逼迫李淵交出大權,再由李建成榮登大寶,這時候,李元吉不僅掌控軍權,同時還有東宮的幾千精銳士兵,若想清除李世民十分簡單。 面對李建成、李元吉的威脅,李世民早已經做好相關準備,他先是在東宮安排了一個叫王晊的內線,他很快便將這條消息告訴李世民。李世民得知情況,立即找來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商議,最終決定先行發動政變,謀取生的機會。 六月初三己未日(626年7月1日),太白金星再次在白天出現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李建成得知情況后讓自己親信傅奕將這奇特的星象告訴李淵:“金星出現在秦地的分野上,這是秦王應當擁有天下的征兆?!?/span> 其實,李世民已經被李建成數次陷害謀反,但這一次確實有些歹毒,畢竟古人很相信天文星象,作為皇帝李淵更是相信。 李淵看完傅奕奏折后便連夜將李世民叫到宮中,同時將傅奕奏折給他看,希望能等到一個說法。 李世民深知這個事情根本沒法解釋,因而他開始轉移話題,他和李淵說李建成、李元吉跟后宮的妃子有染。 這個消息讓李淵有些生氣,李世民見狀立即說,我沒有對不起自己兄弟,可他居然現在要殺死我,實在太冤枉了,希望父親給我做主。 李世民這段話很明顯告訴李淵,就是這次事件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主導,他們想趁這次機會除掉我。李淵聽完李世民的話有些驚訝,便直接對他說,自己明天會叫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進宮,到時候你們當面對質。 李世民返回秦王府途中,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二天帶人在玄武門設下埋伏,一舉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殺害。 可以說,李世民在李淵叫自己進入皇宮時,已經產生了殺死自己兄弟的想法。 玄武門是進入皇宮必經之地。 玄武門事變前,李世民在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打擊下,李世民不僅失去兵權同時連秦王府一千名親兵也被調走,可以說他身邊除了一些文臣武將外,身邊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以調動。 如此艱難情況下,李世民做了相應安排,就是為了自己在沒有退路的情況有活路,他讓自己親信溫大雅去洛陽坐鎮,讓車騎將軍張亮秘密招兵買馬為得就是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除了安排自己親信去洛陽后,李世民在長安城內也積極活動,先是在東宮安插內線,接著又將負責玄武門防衛禁軍首領常何收買。 常何是玄武門事變關鍵人物,如果沒有他的幫忙,李世民就難以在玄武門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完成不世霸業。 早期,常何跟隨李世民四處作戰,后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爭斗白熱化,他便讓常何回到長安加入李建成集團,并擔任玄武門禁軍首領。 常何擔任玄武門禁軍首領后,根據李世民要求,四處打點關系,很快便將負責玄武門防護的將領以及內宮將領收買。 這樣看來,李建成表面掌控禁軍,實際上李世民才是禁軍的掌控者。因為,李世民掌控了禁軍,讓其有機會設下天羅地網等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自投羅網。 實際上,這件事情不算一帆風順,李世民告別李淵后,跟李建成關系不錯的張婕妤派親信告訴李建成,希望他提防李世民。李建成得知消息后,找到李元吉商討對策,李元吉覺得其中有詐,不如明天我們裝病不上朝,這樣能確保安全。 李建成覺得禁軍都是自己人,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不如趁機進宮探查父皇口吻,看他對這件事是什么態度,在決定下一步計劃。李元吉覺得可行,同意第二天和李建成一起進入宮中。 李世民想好對策后,便和長孫無忌,尉遲恭、秦叔寶等人早早來到玄武門埋伏起來,就等李建成、李元吉自投羅網。 為了驗證這件事情,李淵將自己親信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招進宮中,李世民并沒有阻攔他們,畢竟若將他們阻攔了會影響大事。 沒等多久,李建成、李元吉也來到玄武門,他們覺得玄武門守衛和禁軍都是自己人,所以他們僅帶少數親信進入玄武門。 讓兩人想不到的是,正是因為他們的疏忽,導致他們進入了李世民設下的必死之局。 李建成、李元吉騎馬來到了李淵所在臨湖殿附近,正當他們準備進去找李淵的時候,李元吉無意中發現有埋伏,這讓他猜測有可能是李世民的人,因而立馬拉上李建成往玄武門方向,準備回東宮和齊王府找救兵。 李元吉做法沒什么問題,他知道玄武門守衛常何是李建成的人,這讓他在遇到危險時會立即撤到玄武門以便于自己盡快脫。只不過,李世民已經成功控制玄武門,李建成、李元吉逃到玄武門完全就是自投羅網。 李世民見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逃跑,立即策馬躍出,接著大喊希望能留著兩人,至于說了什么,我們不太清楚,但我們可以從李元吉反應可以看出,李世民應該告訴他們我已經控制玄武門和禁軍,你們還是趕緊投降,或許我能留你們一條生路。 李元吉聽到李世民的話,內心有些害怕,下意識情況下拿出隨身攜帶弓箭,朝李世民連射三箭,只可惜一箭未中。 表面上,李元吉有些不學無術,實際上其常年在外征戰,早已練就一身武藝,因而其也算是個武功高強之人。李元吉曾經擔任過并州總管,平常沒事的時候總是喜歡打獵,每次出門都有不菲的成績,從中可以看出,李元吉射術還算可以。 問題來了,為什么李元吉進玄武門之時連射三箭都沒能射中李世民。 這問題很好理解,那就是李元吉心理素質不行,同時射擊位置也不適合他。 細觀李元吉軍旅生涯,多數時間跟隨李世民四處作戰,所以他十分了解李世民能力究竟有多強,因而他發現自己中了李世民埋伏后,內心恐懼讓其慌了神,因而連射三箭未中。 同時,李元吉即將抵達玄武門時候,發現李世民一部分親信將領已經在玄武門了,李元吉一看著情況深知玄武門已經被李世民控制了。在這種情況下,李元吉內心更加恐懼,深知李世民會要自己命,所以他才會連續射出三箭,結果都沒能射中。 還有就是,李元吉跑在前面,李世民在后面,李元吉若想射殺李世民,必須在馬上回頭射箭,或者停下自己步伐,要不然命中率很低。 只可惜,李元吉沒能射中李世民,就直接跑路,李世民看李元吉跑路,直接拉開弓射死自己太子李建成,李建成中箭后直接摔下馬,一動也不動。 李世民射殺李建成,主要是殺死李建成后,便會讓李元吉直接沒了主心骨。果真,李元吉看到李建成一死,瞬間慌了神四處亂跑,希望能逃脫李世民的射殺。 李世民拼命追李元吉的時候、沒能追上,這時候尉遲恭帶領七十名騎兵抵達距離李元吉不遠處,其中一名部下紛紛朝李元吉設計,其中一人將李元吉射中,導致其落下馬。 從中可以看出,玄武門空間不大,其他人在不經意間可以射中李元吉,李元吉三箭未中李世民,從中能看出,心態影響了他的射擊動作。 李元吉掉下馬前,李世民馬因為受驚過度,將他帶到了玄武門旁樹林前,李世民的衣服被掛住,讓他跌落了下去,半天起不了身,李元吉看到李世民跌落下去,立馬覺得只要能殺死李世民,自己就有生的機會,于是他快速跑到李世民身邊,從他手中奪過弓,然后拿起弓打算勒死他,這時候李世民一絲反抗能力也沒有,生死就在一瞬間。 在這萬分危機時刻,尉遲恭趕了過來,大叫一聲,李元吉知道自己不是尉遲恭對手,因而放開李世民朝著武德殿跑去,希望能獲得李淵保護,只不過,尉遲恭沒給他任何機會,直接一箭將李元吉射殺。 整個玄武門事變中,李元吉多次有機會弄死李世民,只不過他心理強度不夠,以至于錯失了殺死李世民的機會。 李元吉本就心狠手辣,多次慫恿李建成殺死李世民,只不過李建成沒能下定決定,以至于兄弟倆最終死于李世民之手。李世民不敢對李世民下手,在于其威望過大,一旦將其殺死難以處理龐大的秦王府力量,迫使他一直沒能下定決心。 李元吉會搞一些陰謀詭計,可他內心深處還是害怕李世民,因而在面對李世民時,內心還是有些膽怯,深怕自己難以取勝。在玄武門的時候,他知道這是個必死之局,這讓其內心十分恐懼,直接能能發揮自己應有水平。 李建成武藝其實也還算不錯,只不過他沒機會反抗,李元吉有機會反擊,但是沒經過幾回合就玩完,從中可以看出,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十分害怕能力超群李世民,深怕自己會死于李世民手中,因而在得知自己陷入困境后,兩人只顧逃命,壓根沒想到反抗。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尉遲恭割下兩人頭顱,接著又去玄武門嚇退馮立帶領東宮親兵,最后自己在進入宮中迫使李淵交出大權。 總體來說,李世民為了活下去,做了很多準備,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些陰謀詭計,在李世民細致安排下,完全沒法比,最終李世民設下了玄武門事變這個死局。李元吉本有機會反敗為勝,礙于自己心理不足,以至于射了三箭未中,錯失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大唐太宗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事變上臺,開創了萬古流芳貞觀之治,只不過玄武門事變是李世民內心永久的痛。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