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常有“題目自擬”的要求。一個亮麗的標題,不僅能提升作文的品位,而且可以為文章加分,制造亮麗出彩的效果,讓人一見傾心。擬一個形象貼切、新穎別致的題目,可使文章熠熠生輝,讓閱卷老師“一見鐘情”。考場作文自擬標題,常常有一下方法: 一、擬題的幾個方向 簡潔。如《童趣》,標題樸實簡潔,直接道出文章的主題,毫無故弄玄虛之意。 貼切。如《藤野先生》,標題準確表明了文章的寫作對象,文中內容又處處表現對先生的懷念。 新穎。如半命題作文《我和 之間》,如果填入“父母”“鄰居”“他人”之類,就“沒意思”;擬題為《我和對手之間》《我和QQ之間》,就亮眼多了。 有趣。如《樂在“棋”中》巧用雙關的手法,就比《說“棋”》有情趣。 二、擬題的幾個招數 1.勾魂法:設置懸念 設置懸念指的是擬題時故意設置疑端,使讀者急切期待“后事如何”的手法。巧妙地設置懸念,可以有效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如,一考生的作文擬題為《那天,如果我沒有回去》,便引起了讀者的疑問:“我”不回去會發生什么事?“我”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這個題目成功地制造出懸念,讓讀者想要閱讀文章,找到問題的答案。 另有考生以《人家的孩子》為題,這個題目先聲奪人。首先,“人家的孩子”給人以無限的想象與思考:誰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怎么了?“人家的孩子”有什么故事呢?題目新穎而富有懸念。 在文題中設置懸念,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以怪生懸。如:《我發現家中的賊》《風吹那頁讀那頁》《我和爸爸換童年》《慶幸沒當俘虜》《美麗的謊言》《100分,我恨你》。 (2)以險出懸。如:《撞車之后》《血染的路》。 (3)以問生懸。一考生以《我是誰?》為題,用疑問的形式勾起了閱卷老師的興趣。再如:《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是酸?是甜?》《垃圾里丟了什么?》《麻雀你為啥不會飛?》《明天我們有水喝嗎?》。 2.矛盾法:激發興趣 生活中充滿著矛盾與對立的關系,用矛盾擬題可以深化作品的立意,使作品表達出更為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可以在文題中強調矛盾,從而引起讀者對作品中的矛盾沖突或人物命運的關注。 例如,一考生擬題《溺愛,真美》,這個包含矛盾的題目極大地提升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溺愛是對孩子的過度寵愛,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文題卻說“真美”,不由得讓人想一看究竟。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文題,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且一定不能離題,否則會適得其反。再如,一考生擬題《熟悉的陌生人》,標題看似矛盾,所以非常吸引讀者。 再如:《好物未必占有》《有人約束是一種幸福》《無情歲月有詩味》《失敗也是快樂的》《含淚的微笑》《富有的乞丐》《我家的“小大人”》《誠實的謊言》《哭泣也是一種享受》《感謝你——我的“敵人”》。 3.美顏法:搖曳生姿 運用修辭手法,能使文題形象生動、搖曳多姿、含義雋永,增強生動性和感染力,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這里以比喻、擬人、設問、對比和對偶為例: 用比喻擬題可以讓題目變得更加具體形象,提高題目的文學色彩。如《我渴望老師的“陽光”》,用陽光來比喻暖人的關愛,生動且含蓄。一考生以《我,是不一樣的煙火》為題,將“我”喻為“煙火”,暗含“我”的個性豐富多彩的意思,“不一樣”再次突出了“我”的獨特性。整個標題體現出濃濃的文化色彩。 再如:《為了心中的那片油彩》《我是一個稻草人》《心中一片月》。 用擬人的手法能使題目更加靈動。如《小樹又快活了》,讓小樹具有人的情感,頓生活潑之氣,使標題更具感染力。 用設問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起到強調的效果,加強讀者的印象。如《錯?對!》,一問一答,以簡馭繁,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對比或是將兩種不同的人物、事物放在一起進行對照,以突出各自的不同特征;或是將同一人物、事物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等條件下進行對照,以突出其不同。如題目《躺著讀書,站著做人》,通過“躺著”與“站著”之間的鮮明對比直接道出文章的主旨,點明主題的同時又令人回味,引發讀者的思考。 自擬作文題目,可以多采用對偶的形式。如《淺夏清歡,折桂踏青》,這個題目在形式上別具一格,富有詩意。“淺”“清”兩個形容詞,清麗而輕盈;“桂”“清”兩個詞讀后好像能聞到一股撲面而來的香氣。題目八個字,四個一組,對仗工整,富有節奏感、韻律感,顯示出一定的文采,引起讀者的想象。 相似的例子還有:《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秋千搖擺,老屋寂寂》《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4.竊用法:奢華內涵 詩文、格言、成語、俗語等語言凝練、言簡意賅,擬題時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化用或引用,并注意與主題完美契合。如此引用和化用,既有內涵,又有詩意。 如《帶秋風律己,攜春風處世》,不僅在形式上別具一格,而且“秋風”“春風”是中國古典詩文里的典型意象,使文題更富詩意。“秋風”會讓人感到嚴肅而冷靜,暗扣“嚴于律己”的主題;“春風”一詞會給人春風拂面、溫暖如春的感覺,暗扣“寬以待人”的主題。再如《德不孤,必有鄰》,顯示出作者的古文功底。 如果以“課外閱讀”和“讀書”為話題,可用與此相關的詩文、格言擬題。如:《腹有詩書氣自華》《為有源頭活水來》《“破萬卷”與“如有神”》《書讀百遍與其義自見》。 5.巧用修辭 用比喻擬題的,有《人生也是一張答卷》《誠信是槳》《我心如雪》《理解是路,愛是橋》等,新穎獨到,貼切生動。 用反問或設問擬題的,有《我是誰?》《結果?不,心靈》《哥,是撿來的嗎?》《黛玉,你為誰愁?》《沒有付出哪有累累碩果?》等,巧設懸念,發人深省。 用比擬擬題的,有《我心飛翔》《落葉流浪記》《地球在呻吟》等,形象鮮明,富于情感;用對偶擬題的,有《揮刀斬索,搭橋渡人》《懦劉禪巧言回昭烈,英劉備悵然嘆仲謀》等,整齊勻稱,凝練集中。 用對比擬題的,有《理存于心,情握于手》《情系心生,境由心造》《負重之痛,教訓之美》等,色彩鮮明,中心明確。 用夸張擬題的,有《一花一世界》,想象豐富,不落俗套。 用回環擬題的,有《忙中“閑”,閑中“忙”》,新穎別致,賞心悅目。 6.引(化)用名句 ①引用名言警句擬題,如《問世間情為何物》《常存抱柱信》《得失寸心知》《感時花濺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烏云晴日上,清流暗礁藏》等,令人回味無窮,愛不釋手。 ②化用名言警句擬題,如《若為人生故,誠信不可拋》由“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化用而來,《擇善而從》由“擇其善者而從之”化用而來,《莫把情云遮慧眼》由“不畏浮云遮望眼”化用而來,《真情誠可貴,理智價更高》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化用而來,《怎一個“情”字了得》由“怎一個'愁字了得’”化用而來,《此時有聲勝無聲》由“此時無聲勝有聲”化用而來。 7.利用范文 范文,這里指語文教學中作為學習榜樣的文章。利用得好,不僅能體現同學們使用教材的熟悉程度,而且能顯示同學們利用范文的熟練能力,如《吊屈原賦》《孔明揮淚斬馬謖》《獨上高樓》《新南華經》《孔雀東南飛》《夸父追日》等。 8.妙用人物 優秀文學作品所塑造的典型形象,有的已經成為某一類人的化身、某一個時代的代表,或者成為某一種精神的象征。如用魯迅先生的小說《阿Q正傳》中主人公“阿Q”來擬題的,有《阿Q新傳》《阿Q續篇》等;用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之一“朱貴”來擬題的,有《朱貴開店》;用吳承恩的小說《西游記》中的典型形象“孫悟空”來擬題的,有《真假美猴王》《孫悟空下崗記》等;用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中主要人物之一的“薛寶釵”來擬題的,有《寶釵鳴冤》等,而用“林黛玉”來擬題的,有《黛玉,你為誰愁?》。 9.運用算式 巧妙運用數字算式的方法來擬題,能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①用數字直接來擬題。如《八?十八?二十八》,真是“簡約而不簡單”,妙不可言。 ②用數學算式來擬題。有恒等式:《勤勞×科技=致富》《自信+納言=成功》等,令人嘆服;有求解式:《助人為樂+悄悄走開=?》《10-1=……》《親近=成功?》等,令人深思;有荒謬式:《7-1=0》,發人深省;有不等式:《記憶移植≠獲取成功》,令人回味。 10.善用標點 《用“心”選擇》,在“心”字加上雙引號,一語雙關,意蘊深遠; 《親情?骨肉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巧設懸念,感情鮮明; 《也談“精神勝利法”》,在“精神勝利法”上加上雙引號,特意強調,昭示意義; 《感性·理性·生活》《哀痛者·幸福者》《二胡·江南》等,在每個詞語之間加上間隔號,分清結構,標明關系。 11.借用文言 ①借用文言表達習慣來擬題。如《豈可棄我》《誠信歸去來》《所欲有甚于生者》《諫王》《豈以親疏辨好惡?》《勿以好惡論斷之》《回首向來蕭瑟處》《五丈原之淚》《安然知止,淡定自如》《魂兮,歸來》等,簡明別致,富有神采。 ②借用文言特殊句式來擬題。如《歸來吧,理性的光輝》《“真我”何在?》《忙兮忙兮奈若何》《美哉,我大好河山》等,新穎醒目,重點突出。 12.套(化)用歌詞 直接套用歌曲名稱或巧妙化用歌詞來擬題,如《天地有正氣》《陽光總在風雨后》《“愛”在心口難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好大一棵樹》《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看到這些耳熟能詳的題目,讀者耳邊好似歌聲響起。 13.分清文體 ①記敘文擬題。記敘文要么通過人物、事件、環境來表現主題,要么是用事件、人物、環境來直接命題,其題目往往具有形象、生動、含蓄的特點,如《沒撒那一謊》《一路梨花》《“誠信”漂流記》《那片幽幽的爬山虎》《昭君的選擇》《歷史從那一夜開始》《都云老漢癡,誰解其中味》《古道情緣》《忘憂草》《雨正大,路也正長》等,形象生動,含蓄蘊藉,美不勝收。 ②議論文擬題。議論文往往要通過事實、引文、數字等內容來說明觀點,它的題目多是較鮮明、顯豁,既有論點型,又有論題型,如《誠信不可拋》《社會呼喚誠信》《用“心”選擇》《我愛唐裝》《不可靠,不可不靠》《讓心明亮》《孝心無價》等,特點鮮明,直截了當,簡明扼要。 三、擬題的幾種演練 演練一:給文章變換題目 對那些學過的課文、讀過的文章、寫好的作文,從不同角度給它們設計不同的題目,再與原題目加以比較,辨析每個題目的亮點。 譬如《變色龍》一課,標題運用了比喻修辭,文章不是寫善變的蜥蜴,而是寫像變色龍一樣的人——奧楚蔑洛夫。如果換成《蜥蜴》《善變的蜥蜴》,都表達不了它豐富而深刻的象征意義。 演練二:給文章(語段)添加題目 給課文的片段添加恰當的題目,或者給沒有題目的文章添加恰當的題目,或者把寫過的作文變換不同的題目。還有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學生給作文的每個情節加一個小標題。比如作文《成長路上,有你真好》,有學生加了三個小標題:“幼年——撥浪鼓”“童年——溜冰鞋”“少年——籃球”,這樣的標題非常亮眼。如果經常這樣練習,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演練三:給人物起個“題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我們要了解、觀察身邊的人的個性特點,特別是這個人最突出的特點,由此擬出亮眼的題目。 譬如愛吹牛的同桌,擬為《吹牛大王》; 哥哥是個書呆子,擬為《書呆子哥哥》; 再如《“辣子”班長》《“風”丫頭》《班上的“卓別林”》等。 真題回放 2021大連市中考作文導寫及佳作:你在,就心安 任選下面一題作文。 (1)請以“你在,就心安”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以記敘、描寫為主,可以兼用其他表達方式。2.內容充實,行文流暢,能夠表達真情實感。 (2)流水不爭先,爭的是奔流不絕。 這句話帶給你怎樣的啟迪?請自選角度立意,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擬題目。2.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且文體明確。 注意 選擇上面任一題作文,都要遵循下列要求: 1.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給字格。 2.文中如出現校名,請用育英學校、思齊學校代替;如出現人名,請用小剛、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思路點撥 命題(1):你在,就心安。根據題目的內涵和寫作要求可以看出適合寫成記敘文或者敘事散文。這是一個因果關系的命題,可以理解為:因為有“你在”,所以我“就心安”。“你在”中的“你”最好是選擇某人。可以在家庭中選材,寫某個親人;可以在學校中選材,寫老師或同學;也可以從社會中選材,寫給予你幫助的人……此外,“你在”中的“你”也可以標新立異選擇某物。例如可以是某個動物,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某個物品等。因為“你在”——沒有丟失、沒有損壞等,所以我“就心安”。可以選擇心愛的寵物去寫,也可以選擇珍貴的物品去寫。 命題(2):流水不爭先,爭的是奔流不絕。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正確理解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是寫好材料作文的第一難關。如果理解有誤,或者不夠深刻,后續的立意、命題就會受到影響。 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流動的水遇到障礙就會拐彎,甚至迂回,但是隨著水不斷地流淌,會越聚越多,障礙就會被沖開,水就會一直向前奔流,所以障礙就無所謂障礙。其寓意是:爭一時者,可能逞一時之快,但也可能在刀光劍影之后折戟沉沙,銷聲匿跡。常言道“爭一世,不爭一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材料的重點意思在后一句話,“爭的是奔流不絕”,所以應該重點從這句話去做文章,也就是應該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地奮斗”方面去立意;也可以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方面去立意;還可以從“成功在久,不在速”方面去立意;等等。既可以把自己讀完這句名言后的感想寫出來,也可以寫一寫讀了這句名言得到了什么啟示等。由此看來,這個文題更適合寫成議論性的文章。例如可以寫成讀后感,也可以寫成議論性散文,或者寫成議論文。 無論你寫成什么體裁的文章,都要自擬文題。這是材料作文的第二個難關。一篇文章的題目,就是這篇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一定會有好的題目。 佳作展示 佳作一 你在,就心安 當我看到這一文題時,腦海里很自然地浮現出那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年多,但是仍然歷歷在目的兩個清晰的畫面:媽媽在,就心安;老師在,就心安。 媽媽在,就心安 那是發生在小學六年級下學期的事,我在學校舉行的運動會中,參加了跳高比賽。由于比賽時不慎扭傷,我的左腳趾骨骨折。我當時疼痛難忍,實在控制不住情緒了,羞澀的淚水偷偷地溜出了我的眼眶。班主任老師得知后,急忙開車把我送往醫院,并通知我媽媽。到醫院后,老師一直陪著我,在醫生給我消毒、包扎、掛點滴時,我媽媽也趕來了,替換了老師,陪護著我。媽媽看到我的臉皺成一團的痛苦表情,以及順著臉頰不斷流下的淚水,第一句話就是柔聲安慰我:“兒子,堅強些,媽媽在,不要怕。”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許媽媽就是我雨天的傘吧,也許媽媽就是我雪天的炭吧,也許媽媽就是我心靈的止痛藥吧,聽到媽媽的安慰和鼓勵之后,我的眼淚當時就止住了,我仿佛不覺得那么痛了。 因為——媽媽在,就心安。 老師在,就心安 因為我的腳傷需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所以不能馬上回學校上課。這時我的心里很著急,生怕課程落下,同時又面臨著緊張的小升初畢業考試。我心想:如果考不好,既會影響我的個人名次,又會給班級拉分。此時,我不但承受著傷病的苦痛,還承受著心理的巨大壓力,我簡直要喘不過氣來了。怎么辦?只能自己看書,自學吧。于是我一邊住院治療腳傷,一邊看書學習,并把不會的問題都記在本子上,等出院后上課再問老師。 一天傍晚,我剛打完點滴,忽然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聲音是那么熟悉和親切。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我的班主任老師來了。她剛下班,還沒有來得及回家就來醫院看我。她先問我的傷病情況,緊接著就和我說起學習的事兒。她告訴我:“你的功課不用擔心,等你出院了,我會找時間給你補上。”并且還說,她已經和其他科任課老師說好了,一起為我補課。老師的話,好像甘霖一樣,滋潤了我的心田,使我有了信心,充滿了希望。 因為——老師在,就心安。 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但是當時媽媽給我的母愛、老師給我的關愛,我仍然記憶猶新,并且終生難忘。在我的人生旅途上,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只要有媽媽在,有老師在,我就永遠會心安。 點評 本文有如下幾個優點:一是文章選材恰當。文章選取了自己的母親和班主任這兩個非常熟悉的人物來寫,具有代表性。二是開篇點題,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嚴謹,中心突出。三是文章形式新穎。本文采用小標題的形式,使文章層次清晰,也更利于突出主題。另外,本文的語言通順,表達流暢,且比較優美,例如文中使用了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總之在考場上有限的時間內,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是值得肯定和褒揚的。 佳作二 不求爭先,但求不絕 為何流水不爭先?非先難爭也。而是比起爭先,爭不絕更為重要。我也相信,細水長流收獲更大。 八年級時,初次接觸物理,看著同學們熱火朝天馬不停蹄地提前預習,我也只是翻了翻書,自嘆不如,亦自嘆資質不夠。于是,便有了第一次考試的八十多分。看著認真復習的同學已經超過了九十分,我的心中五味雜陳。 心中不平,遂決心奮起,但這條路似乎更加難走。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我買回一本練習冊,初次嘗試,在我自信地做完幾頁后,便拿起紅筆對答案。倏而,紅印便布滿了紙面,我看著那密集的錯題,似乎覺得它們是在耀武揚威地把不堪入目的事實盡數證明給我看,我則一如既往地對自己感到失望。只覺心里的氣球漏了氣,無聲而悄然地飛走了。 那個夜晚,面對數道錯題,心中竟有了三分退縮之意。晚上十點,我無力地躺在床上,心中一根弦仿佛被抽走。沒拉窗簾,銀灰色的天空下清晰可見幾家燈光仍在亮著。我起來打開窗子,習習涼風帶著濕氣撲面而來,盡情侵蝕著我的內心。 第二天到了學校,上物理課時,老師問的問題我答不出。下課老師找到我說:“你這幾次考得都不好,是你的態度不認真,承不承認?”我默然點頭,心中便覺得有負老師期盼,晚上回去下定決心不可不努力,當夜苦讀至夜半。 從此之后,我每天給自己規定必做物理練習題的數量,不“刷完”不罷休。經過這段堅持不懈的“奔流”,等到期末考試,終不負所望,物理成績年組第一。 常常想起居里夫人煉鐳無數次,不辭辛苦,終于成功的榜樣事跡,而她始終不求名利,不求爭先。也正如古往今來的自然規律——為人所知的并非是某一方面的開拓者,而是深耕細作幾十載的奮斗者。道理逐漸明晰: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愿做流水,做青山,做一輪明月,做三尺凍冰,若有其者,不求爭先,但求不絕。 點評 本文的優點是:一是題目擬得好,材料作文第一關就是擬文題。本文題采用四字對偶句,既簡潔明了,又緊扣材料的內涵,也是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二是選材立意都很好,寫自己的事兒更真實。三是開篇點題,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嚴謹,中心更突出。另外本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不但通順、優美,還具有簡潔、含蓄的韻味。 本文由部編初中語文集萃搜集整理,你的需要就是我堅持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