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秀嶺暖之夢 藍田秀嶺屬秦嶺-驪山山系,南俯藍田灞河川,北瞰渭河沖積扇,一年四季風高地涼。 春夏季節,秦嶺峪道中刮來的東南風帶來了山溪的涼爽;秋冬季節,黃土高坡吹來強勁的西北風,毫無阻攔地橫掃著這里的坡坡鹼鹼、溝溝壑壑。特別是數九寒冬,這兒比平原地區要冷得多,氣溫低三五度不在話下。真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 于是追求寒冬暖如春便成了藍田秀嶺父老鄉親美好的夢! 一堆篝火暖身心 寒冬的午后,地凍似石,窩冬的麥苗睡在厚厚的雪層下面。吃過晌午飯的大爺大伯大婆大媽們聚在一起天南海北侃起了神諞。諞著諞著太陽已經西斜,寒氣漸漸濃厚。于是,村邊場畔的干樹枝、房前屋后的枯樹根、房鹼堆碼的大硬柴被拾在大場中間,篝火生了起來。 一股青煙過后,紅紅的火焰高高地串起,火焰中偶爾還夾著火星,噼里啪啦的響。火越燃越旺,火焰越來越大。紅彤彤的火焰映照著一副副布滿皺紋的古銅色臉龐。一個個伸著兩手,圍著火堆而坐,紅紅的火烤得人們渾身暖洋洋的,手熱了,腳熱了,身上全熱了,頭上甚至有了微微的細汗。暖烘烘的,有的解開了棉襖的鈕扣,有的背過身烤烤后背讓脊背也和篝火來一個近距離的親吻。 鄉民們圍著火取暖,烤著,閑諞著。太陽落下去了,月亮升起來了,鳥兒睡去了,月兒也瞇起了雙眼,但人們興致正濃,天南海北、奇聞怪事、農家故事、大政方針、家長里短……都在這里發布傳播。有人低頭深思,有人開懷大笑。陣陣笑聲沖破濃濃的夜色,傳的很遠很遠…… 夜已深,東家的奶奶來叫老伴回家,西家的叔叔喊自家的婆姨,而談興正濃的人誰也不愿回去。火焰漸小,慢慢地只剩下大大的一堆火種。于是,人們有的取來了蒸饃,有的拿來了紅薯或者洋芋。蒸饃放在火堆旁,紅薯、洋芋埋在火種里。不一會兒,蒸饃被烤的黃黃的,紅薯、洋芋也烤熟了,掰開后白白的熱氣冒著,人們吹著氣,倒著手,吃著香甜的宵夜。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這是上世紀藍田秀嶺鄉間冬天最常見的取暖圖景。 一盆暗火寄深情 暗火就是指沒有火焰或者火焰較小的但溫度很高可供取暖的炭火及煤火等。 六零后七零后的人們會清楚的記得小時候冬天上學提著火籠取暖的情景。火籠,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及以前多用小陶罐、陶盆做成,陶罐、陶盆有兩個耳子,可供拴上鐵絲,作為火籠鋬子。小孩子活潑好動,陶制火籠又易碎,如今幾乎見不到陶制火籠了。七十年代后,工業品漸漸多了起來,人們利用廢舊的油漆桶、鋁鍋等給上學的小孩子們做成火籠。 冬天,天還未明,母親或父親就早早起來,用包谷芯、大硬柴籠火,燒成一大堆火種,這樣不再冒煙,孩子提著上學老師不會責怪,否則火籠就有被扔到教室門外的可能。留在教室里的,可以烤烤凍硬的雙手,烤烤麻木的雙腳。被扔到教室門外的,孩子一會盯著洶洶的老師,一會又偷眼瞟著門外冒著有氣無力絲絲青煙的火籠。老師剛一喊下課,被扔到教室門外的火籠的孩子立馬沖到門外,擱柴吹火,吹得灰飛煙起、火焰呼呼。同學們看著灰鼻土臉放聲大笑,在笑聲中寒冷的冬天逃遁得遠遠的。 我的父親把生產隊燒瓦窯時掏出的麥秸火籽(火種)用水澆滅,曬干,做成了類似木炭的小顆粒,我們叫做火糟。給火籠里盛上半籠火糟,再在上面籠火,火籽引燃火糟,紅彤彤、暖烘烘,無煙無味,可耐一大早。下課后,同學們爭著把手伸到我的火籠上面烤手,為此,弄翻了火籠倒了一桌子灰火是常有的事兒。誰的衣服上沒有被火星子燒成洞?誰的手沒被燒起過水泡? 村里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提著用木炭籠著的火籠,火種大,耐的時間長,烤起來更暖和,小伙伴們羨慕不已。 改革開放后,漸漸富裕起來的人們,冬天家里生起了蜂窩煤爐子、鋼碳爐子。一家人圍坐在爐子邊取暖、吃飯、談笑,那叫一個溫暖!那叫一個舒適!那叫一個幸福! 一盤火炕凝智慧 火炕是我們北方人過冬必備之設施。火炕歷史久遠,技術含量高,據說國家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北方火炕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火炕,過去也叫土炕。原料全部是土,用土打胡基,用土和泥。請來能工巧匠,好煙好酒招待,精心盤制。鍋頭火炕相連,做完飯,炕也熱乎起來。煙囪直通房頂屋外,炕邊留有火洞,晚上睡覺前,火洞里再生把火,數九寒冬睡在熱乎乎的火炕上十分舒坦十分享受。 土炕最大的不足是排煙不利,灰塵較大,保溫不足。后來,有了爐炕,有了格山灶,屋里的灰塵少了,濃煙少了。再后來,人們建起了磚混結構的吸風灶,徹底克服了土炕的不足。把流傳了幾千年的風箱給淘汰掉了。燒鍋不用風箱和風葫蘆。添把柴風門一閉火焰呼呼,省柴省時間。不用留火洞,晚上睡覺前關上插板,整個晚上炕都是熱乎乎的。屋子里灰塵、濃煙沒有了,干凈衛生保溫,深受鄉親們喜愛。 電氣化工程感黨恩 進入新時代以來,黨和政府積極推進加快文明體制改革,實施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鄉村煤改電、煤改氣工程快速實施,加大補貼力度。嶺上人家拋掉了木炭盆、蜂窩煤爐子、鋼碳爐子,用上了電暖扇、電暖油汀。火炕也漸漸退出了嶺上人家,床上鋪上了電熱褥、電熱板。客廳裝上了空調,熱冷無虞。 天然氣即將上嶺,以后做飯除了用電磁爐、微波爐也可以用上燃氣灶。取暖也可像城里人們一樣用壁掛爐,鋪上地暖,暖暖和和、幸幸福福過一冬。 藍田秀嶺暖之夢隨著富強中國夢、幸福中國夢而實現。 (配圖來自網絡) 鄉土藍田文學平臺特邀作者簡介:魏增鋒,厚鎮山人,喜愛文字,偶有所感,不敢獨享,愿與諸君共體味。 |
|